-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常因(cháng yīn)的意思:指经常因为同一个原因而产生某种结果或情况。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翠盖(cuì gài)的意思:形容山林葱郁、景色美丽。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孤韵(gū yùn)的意思:指孤独的声音,形容寂寞无伴的境遇。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来迟(lái chí)的意思:迟到,时间上晚于预定的时间。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欲待(yù dài)的意思:指愿意等待或者期待某个人或某件事情的到来。
远思(yuǎ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远见卓识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步于松岭的静谧与深邃之感。诗人以“翠盖棱棱”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挺拔的姿态,仿佛是等待着什么,又自在地生长在山涧之前、岩石之旁,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接着,“常因薄暮寻孤韵,独倚高林寄远思”,通过描述诗人傍晚时分寻找松树的独特韵味,并独自倚靠在高大的树林中寄托深远的思绪,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声里每惊风度早,影边休恨月来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在松林之中,风声似乎比其他地方更早到来,诗人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反而在光影交错间,不因月亮的迟到而感到遗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接纳。最后,“春花莫竞催芳草,寒壑还应雪后知”,诗人以春花与芳草、寒壑与雪后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同季节变化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岭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