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居常(jū cháng)的意思:常常居住在某个地方。
内伤(nèi shāng)的意思:指身体内部的伤害或损害。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土思(tǔ sī)的意思:指思想思维简单、粗糙、不开化。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乌孙(wū sūn)的意思:指黑暗、阴沉、寂寞无人的境地。
异国(yì guó)的意思:指与自己国家或地方不同的国家或地方。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远托(yuǎn tuō)的意思:远远地托付、寄托。
- 注释
- 乌孙:汉代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一带。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
旃:同“毡”。
黄鹄:即天鹅。
- 翻译
- 大汉王朝把我远嫁,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将我的终身寄于异国他乡的乌孙国王。
居住在以毛毡为强的帐篷里,以肉为食,饮辛酪。
住在这里常常想念家乡,心里十分痛苦,我愿化作黄皓啊,回我的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被迫远嫁异国的哀伤与思念之情。开篇"吾家嫁我兮天一方",便点出了女子被送往遥远的地方,这个地方如同另一个世界般遥不可及,显示出古代婚姻中女性地位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奈。
接着"远托异国兮乌孙王",提到了女子所嫁之处乃是北方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乌孙王”指的是西汉时期在今新疆一带活动的一个游牧民族。这里通过对异域文化和政治实体的描述,强化了离别与孤独的情感。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中的"穹庐"是北方民族所居住的毡帐,"旃"则是一种用动物尾巴制成的装饰品。在这里被用作了房屋的构筑材料,从中可以感受到女子对于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与陌生感。
接下来"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进一步描绘了异乡生活的艰苦和文化差异,"以肉为食"意味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而"酪为浆"则指的是对乳制品的依赖,这在中原地区并不常见。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表达了女子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心中的痛苦,尽管生活已有所适应,但内心的哀伤仍然无法抚平。这里的“常土”指的是平常、习惯的土地,即故乡。
最后"愿为黄鹄兮还故乡"中女子表达了想要化作黄鹄(一种传说中的鸟)返回家乡的心情,象征着对自由和归属感的渴望。这里通过将自己比喻成一只能够飞翔千里的神鸟,以此来表达无论多么艰难,都希望能够回到温暖的故土。
整首诗通过女子嫁往异国的经历,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悲哀以及对家庭与文化根源的深切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