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 翻译
- 听说仙人在这里躲避秦朝纷扰
喜爱跟随流水和一溪云悠然隐居
- 注释
- 仙人:指传说中的超脱尘世的高人。
避秦:逃避秦朝的战乱或政治迫害。
流水:象征平静的生活和自然环境。
一溪云:形容清幽的山水生活。
花开:比喻事物的兴盛或变化。
花落:比喻事物的衰败或结束。
无寻处:找不到踪迹,暗示隐秘或消失。
吹箫:古代乐器,此处可能象征悠扬的音乐。
月夜:宁静的夜晚,常与隐逸、诗意联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仙人避世的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武夷山水间的隐逸景象。"见说仙人此避秦",开篇即引入了秦时乱世与仙人遁世的典故,暗示武夷山的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氛围。"爱随流水一溪云",进一步描绘了仙人踪迹的飘渺,仿佛随溪水而行,伴着云雾,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花开花落无寻处",诗人借花开花落的自然循环,表达了对仙踪难觅的感慨,也寓含了时光流逝的哲理。最后,"彷佛吹箫月夜闻",通过想象在月夜中听到悠扬的箫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武夷山的静谧与仙人的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仙人隐居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意象,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叹,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既有豪放词风,又不乏细腻情感的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祐党籍碑
国运士气相终始,衣冠流祸何时已。
事由我辈半激成,调停未罢绍述起。
当时特标乱政臣,丰碑矗立端礼门。
子孙禁锢身系累,岭南万里犹君恩。
司空门下臣京记,夷列罪状分次第。
某也首恶某附丽,前书具官后姓字。
颁之天下垂万世,天下万世不可欺。
恩仇反覆竞一时,小人自为门户计。
好恶谁能移是非,石虽可毁名不灭。
千载凛然见高节,史家记载未能详。
赖有此碑上论列,庆历之世已萌芽。
中间蜀洛更纷拿,包荒无力伏莽发。
一时互指为奸邪,剥削隐然在元气。
放逐殛流日多事,祖宗培植几百年。
可怜一网无遗类,消长从兹治乱分,官家别用一番人。
君不见厚陵松柏寒食路,社饭明年思老身。
《元祐党籍碑》【清·陈德正】国运士气相终始,衣冠流祸何时已。事由我辈半激成,调停未罢绍述起。当时特标乱政臣,丰碑矗立端礼门。子孙禁锢身系累,岭南万里犹君恩。司空门下臣京记,夷列罪状分次第。某也首恶某附丽,前书具官后姓字。颁之天下垂万世,天下万世不可欺。恩仇反覆竞一时,小人自为门户计。好恶谁能移是非,石虽可毁名不灭。千载凛然见高节,史家记载未能详。赖有此碑上论列,庆历之世已萌芽。中间蜀洛更纷拿,包荒无力伏莽发。一时互指为奸邪,剥削隐然在元气。放逐殛流日多事,祖宗培植几百年。可怜一网无遗类,消长从兹治乱分,官家别用一番人。君不见厚陵松柏寒食路,社饭明年思老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5767c66fa60b540462.html
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
洞庭秋水清彻底,岳阳城头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
须臾素景当瑶空,寒光下烛冯夷宫。
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
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
仿佛湘灵汗漫游,虹桥直跨天南北。
但见鸥汀与鹭洲,折苇寒莎带浅流。
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
回看月下西山去,湖水悠悠自东注。
洞庭咫尺西南陬,赤岸银河万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