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扬州·其十六》全文
- 注释
- 青衣山:一座具体的山名。
汲:汲取。
荒泉:野外的泉水。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可能指战争或灾难带来的不祥之风。
走不前:无法继续前行。
向晚:傍晚时分。
归来:返回家中。
号且哭:边哭边呼喊。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入侵者。
解腰缠:解开腰间的财物,意指抢夺财物。
- 翻译
- 在青衣山下汲取荒野的泉水
在路上遇到恶臭的风,无法前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青衣山下汲取荒凉之泉的景象,突遇腥风使得行者不敢前进。傍晚时分,诗人归来之际,不禁放声痛哭。这一切苦难,只为解脱身上所束缚的腰缠——胡儿(古代少数民族对汉族人的称呼),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抗争。
诗中的意象运用鲜明,景物描写生动。青衣山下汲荒泉,既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环境的荒凉,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沉重。而腥风一词,则给人以不祥、凶恶之感,暗示着外界的险恶与威胁。
向晚归来号且哭,是诗人情感的爆发点,显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与悲痛。胡儿只为解腰缠,则更深一步揭示出诗人的心境——在苦难中寻求自由与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困境中的抗争与渴望自由的心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吴九王二十八雪诗
方冬气潜温,得晚阴始重。
狂随风力翻,怒若云面涌。
中微玉霏屑,后盛毛纷氄。
寒光动城阙,甘滋入田垄。
鹏骞海水飞,骥愤盐车覂。
萦楼巧作层,覆道高城甬。
群方破昏雾,万物被光宠。
涂歌涵太和,送贺仰高拱。
判官坐丞华,赋诗掩垂陇。
貂裘拥宵谈,金杯落晨捧。
此兴吾不薄,君门旦当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