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刘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来早起散晨衙宴坐高堂又日斜。

土燕冲檐时坠草,山禽引子自穿花。

雕镌文字儒术,校理刑名重法家

犹有馀程消退食东园隙地课锄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衙(chén yá)的意思:早晨的衙门,比喻早晨的时候,官府开始办公。

雕镌(diāo juān)的意思:用雕刻的方式刻画或刻印,形容精心雕琢或精心刻画。

东园(dōng yuá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思想活动独立自主,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状态。

法家(fǎ jiā)的意思:法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学派,强调依法治国、法制为重。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来早(lái zǎo)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或某事发生得太早,不合时宜。

理刑(lǐ xíng)的意思:指对犯罪行为进行审理和判决。

名重(míng zhòng)的意思:名声很重,声誉很高。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退食(tuì shí)的意思:指因为恶心、厌食等原因而不想吃东西。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校理(xiào lǐ)的意思:校理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指校正、整理、核对、审查、调查等意思。

消退(xiāo tuì)的意思:逐渐消失或减弱。

刑名(xíng míng)的意思:指受到法律惩罚而被迫改变姓名。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引子(yǐn zǐ)的意思:引子指的是引出事情的开端或导火索,也可指引用的开头部分。

早起(zǎo qǐ)的意思:早上早点起床

重法(zhòng fǎ)的意思:指重视法律,依法办事,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春日即事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早晨和日常生活的闲适画面。首句“春来早起散晨衙”,写诗人趁着春光早早起床,漫步庭院,仿佛在官署中稍作休息。接着,“宴坐高堂又日斜”描述他在高堂上悠然静坐,时光悄然流逝,太阳已近西斜。

“土燕冲檐时坠草,山禽引子自穿花”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自然界的生机活力:屋檐下的燕子穿梭于草丛,山鸟带着幼雏在花间觅食,画面宁静而富有动态感。诗人借此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的欣赏。

“雕镌文字惭儒术,校理刑名重法家”两句,诗人自谦为文人,感叹自己的学问虽以文字雕琢为业,但更崇尚法家精神,注重法律条理的校正与维护。

最后,“犹有馀程消退食,东园隙地课锄瓜”则描绘了诗人利用午后闲暇,在自家东园的小块土地上亲自耕种,享受农事的乐趣,体现了他的田园生活理想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明代士人的闲适与追求。

作者介绍

刘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玉液泉

这消息,几人知,独我全真好。

大悟来,心地清凉,便分晓。本来面目常照。最玄妙。

金关开,玉户闭,来往通关窍。

遍三田,觉上下和冲,降银雪,黄芽遍生芝草。

姹婴舞跳。透引动龙吟虎啸。

搬运在,斡旋中,坎离颠倒。

龟蛇战斗,水火抽添,炉内烧丹,结就明珠晃耀。

玉皇深恩宣诏。祥云攒罩。恁时稳跨青鸾,归蓬岛。

(0)

咏鸡

数载书窗伴读鸣,群中刚雉羽毛新。

今朝命试牛刀手,望断函关夜度人。

(0)

墨竹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

(0)

礼疏山塔·其一

造塔当年事,喧传直至今。

示人千古意,与匠两三金。

不得罗山语,谁知矮叔心。

瓣香来作礼,肯顾白云深。

(0)

西江月.茶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

想见翻成雪浪。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0)

赠秦少仪

汝南许文休,马磨自衣食。

但闻郡功曹,满世名籍籍。

渠命有显晦,非人作通塞。

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

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

吾早知有觏,而不知有觌。

少仪袖诗来,剖蚌珠的皪。

乃能持一镞,与我箭锋直。

自吾得此诗,三日卧向壁。

挽士不能寸,推去辄数尺。

才难不其然,有亦未易识。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