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烟与雾,梦里日氤氲。
烛已花间灭,琴犹月下闻。
魂应哀鞠子,影定绕慈君。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诗人以“化为烟与雾,梦里日氤氲”开篇,将逝者与自然界的烟雾、梦境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缥缈而哀伤的氛围。接着,“烛已花间灭,琴犹月下闻”两句,通过烛光的熄灭与月夜中琴声的回响,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消逝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思念之情如同月夜琴声,虽在寂静中却能穿越时空,久久不散。
“魂应哀鞠子,影定绕慈君”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仿佛灵魂在哀悼着孩子,身影在守护着慈爱的母亲,这种深情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亲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最后,“父息情无极,悲啼向一坟”点明了悼念的对象是父亲,表达了无尽的悲伤与思念,直指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生者对逝者永恒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
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
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
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
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
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
泥滑滑,行路难。
前有网罗,后有弹丸,欲往从之摧羽翰。
尔既无黄鹄翔云之俊翮,又无白鹤乘轩之仙骨。
颉之颃之亦何苦,鹗荐秋风岂及汝。
云霄虽高不如衡茅,雕笼虽华不如故巢。
倦羽氋氃屡前却,行路之难亦已觉,况听一声泥滑滑。
早岁学苏张,晚年逃佛老。
程子讥坡公,毕竟非同道。
坡公负奇才,睥睨乾坤小。
其性复聪明,冰雪澄怀抱。
宦海起风波,窜逐至岭表。
功名富贵场,春梦何草草。
尘虑渐销除,抗志青云皎。
佛亦聪明人,觉悟生来早。
坡公与印之,箭机彻了了。
籍以佐风骚,藉以涤烦恼。
并非入空门,龙象炫金宝。
昌黎谪潮阳,旧侣长安杳。
亦复识上人,来往通书稿。
可见大才人,末路迂拘少。
洛蜀党虽分,此事休轻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