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奔败(bēn bài)的意思:形容迅速逃跑或溃败。
里山(lǐ shān)的意思:指山区内部,也用来形容偏僻的地方。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山界(shān jiè)的意思:指山脉相连的界限,也比喻相邻的两个地区或领域之间的分界线。
守边(shǒu biān)的意思:守卫边境,保卫国土。
戍兵(shù bīng)的意思:指驻守在边防或要塞的士兵
丝棼(sī fén)的意思:指事物细小、微末之处。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啸聚(xiào jù)的意思:高声聚集在一起。
应敌(yìng dí)的意思:应对和应付敌人或困难。
- 注释
- 山界:连绵的山脉。
飞沙:狂风卷起的沙尘。
乱云:混乱翻滚的云彩。
虏骑:敌军骑兵。
虚至:空虚的地方。
戍兵:驻守边疆的士兵。
忌分:警惕分散。
啸聚:聚集呼啸。
宿鸟:夜间的鸟类。
惊麇:受惊的鹿。
难稽:难以核查。
守边法:边境管理法规。
丝棼:乱麻般的状态。
- 翻译
- 绵延七百里的山岭,飞舞着沙尘与纷乱的云雾。
敌人的骑兵选择空虚之地前来,守边的士兵常常警惕分散的威胁。
他们聚集起来像夜晚的鸟儿,逃跑时慌乱如受惊的鹿群。
难以核查遵守的边境法规,应对敌人就像乱麻一般复杂无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西部边疆的壮阔景象和紧张局势。"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展现了辽阔的山脉和动荡的天气,暗示着边关环境的艰苦与险恶。"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揭示了敌人的狡猾和守军的警惕,敌人会选择兵力薄弱之处突袭,守军则因兵力分散而倍感压力。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麇"运用比喻,将敌军集结比喻为夜鸟归巢,行动迅速而难以捉摸,而战败溃逃的士兵则像受惊的鹿群,慌不择路。这两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战争中的混乱和恐慌。
最后两句"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表达了对边防法规执行困难和应对策略混乱的忧虑,守边者面对复杂形势如同处理一团乱麻,难以找到有效的对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象和战争细节,反映了边疆战事的艰难与复杂,体现了作者对边防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山水吟
七闽佳山水,秀气郁苍苍。
钟而为人物,事业亦叵量。
我生古瀛州,地匪中州丑。
虽然得文公,木舌而金口。
自惟禀受不坚申,安得玉骨秋水神。
几番分欲躬樵苏,手足况有禹偏枯。
禹犹尽力导河洛,功业何啻等山岳。
予惟食粟类曹交,所至于人成落落。
勿谓广之东,安得万人雄。
地本不爱宝,赋予由来公。
闽广虽异地,人物差可拟。
尔来擢伦魁,亦复有人耳。
声价压天下,争睹如星凰。
泰山一毫芒,更有万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