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瞿 塘 两 崖 唐 /杜 甫 三 峡 传 何 处 ,双 崖 壮 此 门 。入 天 犹 石 色 ,穿 水 忽 云 根 。猱 玃 须 髯 古 ,蛟 龙 窟 宅 尊 。羲 和 冬 驭 近 ,愁 畏 日 车 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畏(chóu wèi)的意思:害怕、担忧的心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窟宅(kū zhái)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恶劣的地方。
龙窟(lóng kū)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日车(rì chē)的意思:指每天都有车驶过的繁忙道路,比喻人来人往,热闹繁忙。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畏日(wèi rì)的意思:害怕太阳或者阳光。
羲和(xī hé)的意思:羲和指的是太阳和月亮,也用来比喻和谐相处、和平共处。
须髯(xū rán)的意思:指胡须和胡子,也可用来形容年老的样子。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 翻译
- 三峡的壮丽景象何处寻觅,双峰夹峙的门户何等雄浑。
高入云天的石色仿佛与天相连,穿流而过的水流忽现云雾之源。
顽猴攀援须髯般的老树,如同古老传说中的蛟龙居住的洞穴受人尊崇。
羲和驾车的冬天似乎已经临近,人们忧虑太阳神的马车翻覆带来灾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三峡传何处”开篇即设问,引发读者对长江三峡壮阔景象的遐想。接着,“双崖壮此门”则以双崖夹峙的雄伟画面迎接读者的视线。
“入天犹石色”写出了山峦直插云霄,颜色如同坚硬的岩石一般,给人一种自然之力不可抗拒的感觉。“穿水忽云根”则是从另一角度表达了山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无穷。
“猱攫须髯古”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石间的藤蔓、树木描绘得仿佛有生命一般,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蛟龙窟宅尊”则通过神话中的生物来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庄严。
“羲和冬驭近”中,“羲和”是古代的太阳神,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敬畏之情。“愁畏日车翻”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大自然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既有敬畏也有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山峦、水流、云雾等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中阻雨过同年黄体正寓斋并招徐雯朱渭清两孝廉饮醉宿话旧纪事感怀即赠黄君得四章·其三
涪翁与我弟昆交,心系烦愁似苦匏。
促座分灯笺勺药,据床携麈拂蟏蛸。
敢如阮籍争穷哭,漫与扬雄索解嘲。
且约晴时同买骑,去看新绿向南郊。
书孔孝廉宪彝对岳楼诗卷
君乃今之廉,谨饬顺天轨。
作诗如其人,词惬意无诡。
疏烟栉晚篁,初阳弄春蕊。
略略染黛脂,时时出姣美。
当世文章士,君多与之交。
钟吕听所习,抚弦胡不调?
明星不在地,元气周大寥。
人生贵崇实,华采终易彫。
嗟我事无成,文工究何补?
区区笔舌间,自悔竞门户。
蛙黾迭鬨争,此道久陈腐。
君有卓荦姿,慎弗藐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