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陛下(bì xià)的意思:用于尊称皇帝或帝王。
崇尚(chóng shàng)的意思:崇拜、推崇、尊敬。
好生(hǎo shēng)的意思:好好地、十分地、非常地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两端(liǎng duān)的意思:指同时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极端。
名学(míng xué)的意思:指名家学问,特指研究名字学的学问。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刑名(xíng míng)的意思:指受到法律惩罚而被迫改变姓名。
三尺法(sān chǐ fǎ)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高尚程度,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来评判。
- 鉴赏
这首诗《熙宁口号(其五)》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法律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百姓命悬三尺法”,形象地描绘了法律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同悬于头顶的利剑,既保护又制约着民众的命运。这句诗强调了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基石的作用,同时也隐含了法律执行时可能对个体权益的潜在威胁。
次句“千秋谁恤两端情”,则转向探讨法律与情感之间的冲突。在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人的情感被法律的严苛所忽视或牺牲?这句话揭示了法律在维护公正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到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细腻之处,引发人们对法律应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的思考。
后两句“近闻崇尚刑名学,陛下之心乃好生”,直接点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君主的态度。近来,社会上推崇的是刑法学说,而作为君主,却展现出爱护生命、追求宽宥的一面。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反映了法律体系中过于侧重惩罚的倾向,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君主个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宽大为怀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法律观念的局限,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法律制度的向往——即法律既能维护正义,又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法律与人性、公正与宽恕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法律制度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法律观念的特点,也蕴含了对人性、道德以及理想社会状态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排云殿清慈禧后画像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翚衣耀羽。
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
遮罩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
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鹉。
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犹是尘寰否。
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
避暑庄荒,采香径冷,芳艳空尘土。
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
钓鱼词
垂竿入烟水,笠钓青苔矶。
水清鱼可数,潜跃皆天机。
香饵忽在此,来去任汝为。
白小连头来,浮沈掷我丝。
岂必任汝逞,念汝太卑微。
大鱼摆尾过,似有垂涎思。
不念傥来物,趋之甘如饴。
竿丝忽以动,尾鬣扬髵髵。
初嗜亦云美,既吞方觉危。
欲吐势已晚,钩距衔厥腮。
磨刀鱼眼红,自分供脯麋。
谁识大鱼苦,但见白小嬉。
大鱼怨白小,胎祸诚汝基。
白小悠然笑,汝言诚乃奇。
汝腹亦已饱,涵淹恣膏脂。
既不化龙去,徒令窥汝肥。
又不选深潭,乃为香饵迷。
谓今告众鱼,贪者自亡躯。
南海神庙观龙取师子洋
木棉花如赤城赤,花外玄云铁为壁。
中有峥嵘雪山白,内洋水立天柱直。
欲作波涛无暇力,九阍虎豹万骑随,二仪虚空一声塞。
羲和张驭日濡轨,雨师无权水雹石。
圣人御天神物驯,安堵万族嘘吸匀。
天池不扰北冥翼,龙势直朝南海神。
已饫鸿濛翻覆重,不大声色阴阳分。
云中犹垂尾百丈,阿那欲上不得上。
有如天帝曳尘拂,雨脚如丝出仙掌。
忽然竟入云切平,一雨天下三日晴。
百川得之皆倍盈,乃知江海下以益。
龙屈神渊蠖一尺,二物相需乃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