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姑苏有感》
《过姑苏有感》全文
明 / 孙良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

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yǒugǎn
míng / sūnliáng

dōngchéngwàijìnfēngyānbǎixìngliúbànzàichuán

wèiwènqiūfēngjiùláiyàndàoliángjīnyǒujiāt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旧来(jiù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有的习俗、观念等。

流移(liú yí)的意思:流动迁移,指人或物体由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良器的《过姑苏有感》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江南地区的社会景象。首句“东吴城外尽烽烟”以烽火连天象征战事的紧张和动荡,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百姓流移半在船”揭示了民众因战乱而被迫离乡背井,大批人口依靠船只迁移的悲惨情景。

后两句“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诗人以自然景物作比,询问往日秋雁南飞时,那些曾经丰饶的稻粱田如今还有几户人家能够保有?这既是对战乱对农业生产破坏的感慨,也是对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场景描写和设问,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安宁的期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孙良器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迁学

阙里荆榛一扫除,文明犹是旧规模。

要令多士充庭赋,能识邦君此意无。

(0)

四月二十九日迓伯氏时久渴得雨田父交贺而行客病之戏成二绝·其一

本是黄梅雨涨时,沙痕褪落不成泥。

龙公不费丝毫力,收起鸣车水满畦。

(0)

和立斋荔子楼韵

我久抱离索,加子忧患薰。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

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

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

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

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

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

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

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0)

挽潜斋王枢相·其三

总角思先友,同宗丽泽传。

典刑诸老尽,文献旧家全。

交道从公晚,知音去我先。

渊源谁与溯,愁绝伯牙弦。

(0)

和德夫弟韵

偶寻沮溺问年丰,负笈肩琴恨不同。

春草池塘君有梦,秋风灯火我何工。

年时犹愿文加进,老大方忧道未洪。

妙手自堪修五凤,绳枢草舍愧吾穷。

(0)

题潘氏山水壁

叠巘云烟表,茅檐竹树中。

起予深隐趣,笔底有高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