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三首·其二》
《采桑子三首·其二》全文
清 / 王时翔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凉波倒浸层楼影,疏柳寒塘。帘里重阳

一朵秋花点鬓黄。无端惹起离人恨,不住回肠

约略新妆。曾把茱萸酒数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点鬓(diǎn bìn)的意思:指男子年纪渐长,鬓角开始出现白发。

花点(huā diǎn)的意思:指花费一点钱或精力。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离人(lí rén)的意思:离开亲人或离别别人。

凉波(liáng bō)的意思:凉波指的是凉爽的微风。在成语中,凉波常常用来形容清凉、宜人的气候或环境。

起离(qǐ lí)的意思:起离指开始和离别,表示事物的开始和结束。

惹起(rě qǐ)的意思:引起、激起、引发某种情感或事件。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一朵(yī duǒ)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一朵,表示在众多相似的事物中突出出众的一份。

约略(yuē lüè)的意思:粗略地估计或描述,不求精确。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鉴赏

这首《采桑子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思乡的画面。

首句“凉波倒浸层楼影”,以“凉波”形容秋水的清凉与宁静,波光倒映着层层楼阁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疏柳寒塘”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稀疏的柳树与寒冷的池塘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帘里重阳”一句,将视线引向室内,重阳节的习俗在帘内悄然展开,菊花的香气与节日的气氛交织在一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怀念。紧接着,“一朵秋花点鬓黄”描绘了一位女子头饰上的黄色菊花,不仅点缀了她的美丽,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

“无端惹起离人恨,不住回肠”表达了主人公因眼前的景象触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心中的愁绪如同回肠百转,难以平息。最后,“约略新妆。曾把茱萸酒数行”则通过回忆往昔与亲朋共度佳节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时翔
朝代:清

(1675—1744)清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诸生。雍正间以荐举任晋江知县,以宽和为治。乾隆初,官至成都知府。有《小山全稿》。
猜你喜欢

谑池亳二州宾佐兼寄宣武军掌书记李昼

杜叟学仙轻蕙质,韦公事佛畏青娥。

乐营却是闲人管,两地风情日渐多。

(0)

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二首·其一

才美临淄北,名高淮海东。

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

玉殿孤新榜,珠英落旧丛。

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

(0)

将赴朔方军应制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

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

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

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0)

扈从温泉宫献诗

温泉启蛰气氛氲,渭浦归鸿日数群。

骑仗联联环北极,鸣笳步步引南熏。

松间彩殿笼佳气,山上朱旗绕瑞云。

不知远梦华胥国,何如亲奉帝尧君。

(0)

周员外席上观柘枝

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

金丝蹙雾红衫薄,银蔓垂花紫带长。

鸾影乍回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

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

(0)

题孟处士宅

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