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贫》
《贫》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相见尽言贫,能贫得几人。

文成送鬼,钱乏那通神。

形瘦何妨鹤,衣悬一任鹑。

饥来眠仰屋鼻息梁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ín
sòng / qiūkuí

xiāngjiànjìnyánpínnéngpínrén

wénchéngxiūsòngguǐqiántōngshén

xíngshòufángxuánrènchún

láimiányǎnghànliáng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息(bí x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呼吸时的气息,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意志的微弱变化。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尽言(jìn yán)的意思:尽量说话,说尽所有的话。

梁尘(liá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送鬼(sòng guǐ)的意思:指没有希望、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形容处境困难,无法挽回。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仰屋(yǎng wū)的意思:指倒仰在屋顶上,表示仰望、仰慕之意。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翻译
大家见面都谈论贫困,能够真正理解贫困的人又有几个。
文章写好了就不要再去献给阴间的鬼神,因为穷得连祭祀的钱都没有。
身形消瘦没关系,就像一只鹤,衣服破烂就任由它像鹑鸟一样挂在那里。
饥饿时只能仰面睡在屋顶,打鼾的声音震动着梁上的灰尘。
注释
尽言贫:都谈论贫困。
能贫:真正理解贫困。
文成:文章写好。
休送鬼:不要献给阴间鬼神。
钱乏:穷得没有钱。
形瘦:身形消瘦。
衣悬:衣服破烂。
一任鹑:任由它像鹑鸟。
饥来眠:饥饿时睡觉。
鼻息撼梁尘:打鼾震动梁上灰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之中的生活状况和心境。"相见尽言贫"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贫穷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他的这种处境是每次与人见面时都不得不提及的。"能贫得几人"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够坚持到什么程度的疑问,也隐含着对周围人的期望和挑战。

"文成休送鬼"一句,通过古代传说中文成公子把自己的灵魂借给朋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贫困中也愿意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尊严。"钱乏那通神"则是说虽然物质上极度匮乏,但仍旧能够保持与神灵沟通的心境,这里“神”可能指的是内心的信仰或理想。

"形瘦何妨鹤"一句,以鹤为喻,通过对身体瘦弱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在困苦中仍旧保持高洁品格不受外界污染的坚持。"衣悬一任鹑"则是说即使衣物破烂,也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保持自己的本色。

最后两句"饥来眠仰屋,鼻息撼梁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饥饿中仍旧能够安然入睡,他的呼吸声轻轻撩动着屋檐上的尘埃,这里的“仰”不仅是身体的姿态,也隐喻了一种心灵的超脱和放松。

总体而言,丘葵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在贫困中保持个人尊严和精神独立的坚持,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维护。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寄题刘东之园池

柱史园池万竹斜,小罗山下岸乌纱。

晚畦刈罢还抽叶,秋径归来未着花。

不用平泉繁草树,谁言蓬海剩烟霞。

平生赋咏多休暇,更种东陵十亩瓜。

(0)

幕府山泉

隔岭通江脉,分为石上泉。

声兼松韵爽,寒浸月华鲜。

列籍依沙净,浮杯逐浪圆。

清泠聊一酌,尘意已〖翛然。

(0)

侯城里·其二

一点麻衣入帝庭,九天风雨昼冥冥。

云迷杜宇游魂黑,草染苌弘野血青。

四海衣冠收节槩,万年宗社属神灵。

英雄已去心难死,长倚南箕化列星。

(0)

自种柳

双杨初种几经春,始见长条已拂尘。

万缕绿阴堪作帐,一枝不许赠行人。

(0)

谒金门·其四题龚静照鹃红稿

鹃红稿。静照恰同清照。最是销魂新句好。

回身将梦抱。叵耐氤氲颠倒。彩凤教随乌鸟。

晓镜画眉添懊恼。红颜祈速老。

(0)

和马仲房出塞

虏骑还南下,王师复北征。

旗翻沧海日,道出白登城。

朔马鸣新垒,胡姬指旧营。

玉京双凤阙,空宿羽林兵。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