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儿联·其二四六》全文
- 鉴赏
此诗《课儿联》(其二四六)由晚清诗人梁鼎芬所作,虽未直接点明主题,但通过诗句“丈夫耻天谒;男子多贱贫”,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丈夫耻天谒”中的“天谒”原指古代帝王接见臣子的仪式,此处借指社会上对男性地位和身份的尊崇。然而,诗人却以“耻”字开头,表达了对这种传统观念的质疑与不满。在封建社会中,男性往往被赋予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期望,但诗人却指出,这种尊贵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建立在某种虚幻的基础之上,实际上,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总是稳固或高贵的。
次句“男子多贱贫”则直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一面。在封建社会结构下,尽管男性被视为社会的支柱,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不稳定。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男性生活的艰辛,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和性别歧视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男性角色定位的反思,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梁鼎芬以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体尊严和平等价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河南收麦志慰
天中风土暖,麦收常早时。春膏向?沾,近况曾未知。
忽接方伯奏,大慰悬望思。
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
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
居奇更预防,擘画皆合宜。
皇州春如豫,迩来望云霓。
数日虽可待,一时难置怀。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