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圆通庵初雨睡起闻朱兼五侍御从平西谒桐城阁老归病书戏赠》
《圆通庵初雨睡起闻朱兼五侍御从平西谒桐城阁老归病书戏赠》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井拖阴柳色阑,疏云开碧整归鞍

梧桐新坠平津苑,鸂?遥飞御史滩。

愁里关山江北杳,尊前星汉粤天寒。

棋枰应尽中原略,莫遣苍生属望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归鞍(guī ān)的意思:指马匹归回到马鞍上,比喻人回到原来的位置,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平津(píng jīn)的意思:指事物平稳、安定的状态。

棋枰(qí píng)的意思:比喻事物的胜负或优劣。

前星(qián xīng)的意思:前兆、征兆

秋井(qiū jǐng)的意思:指秋天的井水清澈见底,比喻事物的本质真相被揭示或隐藏的事情被揭露。

属望(zhǔ wàng)的意思:指属下对上级的期望和仰慕。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星汉(xīng hàn)的意思:形容夜空中繁星点缀,如同银河。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秋井拖阴柳色阑”以秋井边的柳树阴影像征时光流转,暗示季节更替,景象凄清。次句“疏云开碧整归鞍”则写诗人乘马出行,云散天晴,心情似乎稍有振奋。

第三句“梧桐新坠平津苑”借梧桐落叶寓示人事变迁,可能暗指友人朱兼五侍御的离去。第四句“鸂?遥飞御史滩”进一步渲染离别氛围,用鸂?鸟飞翔在御史滩的意象,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留恋。

第五、六句“愁里关山江北杳,尊前星汉粤天寒”通过描绘远方的关山和眼前的星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气候的寒冷,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最后两句“棋枰应尽中原略,莫遣苍生属望难”以棋局比喻天下大势,感叹世事如棋,希望友人能在处理政务时不忘民生疾苦,不使百姓失望,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秋雨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抒发,寄寓对友人出仕的期许和对民生的关注的赠诗。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六

天涯憔悴向谁陈,不死由来是谷神。

蒲柳衰姿依术士,桑榆晚景属谈宾。

言存赵氏惟韩厥,力定周邦赖贾辛。

尚论古人犹未足,投闲更欲讲王春。

(0)

寿崔西清·其一

武侯王佐材,有胆大如屋。

爱之莫助之,只手挈全蜀。

淋漓出师表,所举良且淑。

孔鸾非不佳,健翮欠鸿鹄。

先生能休休,用众不用独。

何止福蜀人,为作天下福。

(0)

岁暮山中纪事·其三

乡风腊廿五,比户然爆竹。

穷阴挟黄昏,霹雳起空屋。

梁间鬼拍手,笑人未免俗。

罔两白昼行,渠尔一爆逐。

(0)

岑公洞

洞从开辟有,翁独擅真清。

磴古苍苔涩,岩空细溜明。

谁刊新即事,尽剔旧题名。

太息今犹古,江山不世情。

(0)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四贵妃閤

鳷鹊雪残笼霁景,鵁鶄波暖飏纹漪。

宫中不用催行乐,草木群生各自熙。

(0)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其八

元子扫空桓氏业,窟郎荡尽李家风。

前人留得儿孙立,何患鸾枝不长桐。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