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凌霄花》
《凌霄花》全文
唐 / 欧阳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凌霄多半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

满树微风细叶一条龙甲飐清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多半(duō bàn)的意思:大部分,多数

黄色(huáng sè)的意思:指色彩中带有黄色的。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龙甲(lóng jiǎ)的意思:比喻勇猛有力的战士或力量。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细叶(xì yè)的意思:细小的叶子,形容事物精细、细致。

一条(yī tiáo)的意思:指一条线索、一项规定或一种方式。

栀黄(zhī huáng)的意思:形容花朵的颜色非常鲜艳。

棕榈(zōng lǘ)的意思:比喻成就卓越、声名显赫。

一条龙(yī tiáo lóng)的意思:指事物的连贯发展或操作过程的全程服务,也可指连贯的工作流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凌霄花的美丽与生机。首句“凌霄多半绕棕榈”,以“凌霄”为主角,形象地展示了它攀附在棕榈树上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深染栀黄色不如”,通过对比,强调了凌霄花独特的色彩,其颜色比栀子花更为出色,突出了它的鲜艳与独特。

“满树微风吹细叶”,描绘了微风轻拂下,满树的凌霄花叶片轻轻摇曳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和生机感。最后,“一条龙甲飐清虚”,以“龙甲”比喻凌霄花的枝条,生动地表现了它们在清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是龙鳞一般,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凌霄花生长环境、颜色、动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

作者介绍
欧阳炯

欧阳炯
朝代:唐   籍贯: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   生辰:896-971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猜你喜欢

太平乐词二首 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时奉敕撰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0)

新居早春二首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
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
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芽。
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
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0)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

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清河崔求东莱刘方舆同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兹目击果惬心期因自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0)

和知非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0)

吴中好风景二首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
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
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
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0)

雪中即事答微之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