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今夜雨,顿长百泉流。
淇水经前渡,苏门忆昔游。
这首清代诗人戈涛的《雨夜》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凉气入庭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凉意透过庭院中的竹子传入室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下来的“潇潇声作秋”通过竹叶的沙沙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特色,仿佛能听见雨滴落下,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诗中“应知今夜雨,顿长百泉流”运用拟人手法,将雨夜的雨水赋予了生命,暗示着雨势之大,泉水因此水量骤增,形象地展现了雨夜的动态美。诗人回忆起“淇水经前渡,苏门忆昔游”的过往经历,淇水和苏门都是他旧时游历之地,此处的回忆使得诗歌增添了怀旧的情感色彩。
最后两句“十年弹指事,伏枕梦悠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十年如弹指一挥间,如今只能在病榻上做着悠长的梦,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岁月流转的深沉思考。
莫爱一掬水,海阔观狂澜。
莫爱手中月,空明海上山。
人生适意贵如此,前度徐郎在千里。
喷云裂石天宇高,夜寒水冷鱼龙起。
世间俗客贪昏睡,波涛不识神灵意。
更令叠奏数曲终,鲸山会作玻璃翠。
画工妙手今无几,可惜徐卿今老矣。
醉中睡起百忧宽,与君一笑西风里。
与君同酸苦,思得一散愁。
散愁何所适,共作郭外游。
是时穷冬节,寒威未肯收。
茫茫一望间,丰瑞弥阡畴。
老农挟雉子,嬉戏寻朋俦。
问之向人语,明年报有秋。
淮南尘土地,高原少车沟。
夏苗率畏旱,冬雪苦不优。
若呈盈尺白,卒岁无所忧。
常闻争战后,天意不自由。
人心结恨愤,阴阳不旋流。
皇天佑邦家,予赉遍九州。
将欲扫凶丑,先为除凶蟊。
况此甸服内,大驾方豫游。
赐之仓箱实,始应政事修。
所以田野间,老农获歌讴。
愁中闻此语,悦如去罝罦。
未谙鼎馈食,亦宜保乾糇。
回头顾二子,不用自拘囚。
往来茅舍酒,三酌更献酬。
枯肠得滑润,一笑散孤幽。
放怀了无闷,万事皆悠悠。
晚归足益健,自喜筋力柔。
归见城中人,揣我将何求。
《陪徐狄二子出东郊即事》【宋·王洋】与君同酸苦,思得一散愁。散愁何所适,共作郭外游。是时穷冬节,寒威未肯收。茫茫一望间,丰瑞弥阡畴。老农挟雉子,嬉戏寻朋俦。问之向人语,明年报有秋。淮南尘土地,高原少车沟。夏苗率畏旱,冬雪苦不优。若呈盈尺白,卒岁无所忧。常闻争战后,天意不自由。人心结恨愤,阴阳不旋流。皇天佑邦家,予赉遍九州。将欲扫凶丑,先为除凶蟊。况此甸服内,大驾方豫游。赐之仓箱实,始应政事修。所以田野间,老农获歌讴。愁中闻此语,悦如去罝罦。未谙鼎馈食,亦宜保乾糇。回头顾二子,不用自拘囚。往来茅舍酒,三酌更献酬。枯肠得滑润,一笑散孤幽。放怀了无闷,万事皆悠悠。晚归足益健,自喜筋力柔。归见城中人,揣我将何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667c696314a510387.html
稻粱戒鸟啄,馈粟辞子阳。
神明久不死,宇宙一鸟翔。
若人据槁梧,中自含宫商。
其游车泠风,其息形坐忘。
豆山瀛泗等,念往即褰裳。
盖云任去来,岂谓符弛张。
老商顾之笑,是事何轻扬。
云风驾旬馀,日月辀两傍。
拊掌一戏笑,何异侏儒场。
后人致引慕,竹林焚馨香。
飘飘大人赋,气夺千丈强。
吾闻孔仲尼,道盛涵化光。
雅言书当理,不见一日长。
放乎子列子,君其乐彷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