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拟先生谢幼舆,故著逸士泉之湄。
惟翁自有王维笔,谓我解画欧公诗。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飞桥(fēi qiá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粉墨(fěn mò)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的工作和生活,也可指书画艺术。
风披(fēng pī)的意思:形容经历风雨的考验,坚强不屈。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古直(gǔ zhí)的意思:指言辞古老而正直,形容言行光明磊落,不偏不倚。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巨笔(jù bǐ)的意思:形容笔力雄健,字迹大而有力。
峻拔(jùn bá)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可说(kě shuō)的意思:可以说出来的话语或事情。
六一(liù yī)的意思:指一切都很顺利、如意,没有任何问题或困难。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名通(míng tōng)的意思:指名声和声誉远播,通达世间。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披雾(pī wù)的意思:披雾是指犹如披上了一层薄雾,形容景色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披披(pī pī)的意思: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
品题(pǐn tí)的意思:
◎ 品题 pǐntí
[appraise]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许劭传》
瀑流(bào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从高处奔腾而下的景象。
莆田(pú tián)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常用于描述事情的发展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奇秀(qí xiù)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非常出色。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生山(shē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变化,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仕版(shì bǎ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王维(wáng wéi)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品德、地位等超出常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细路(xì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细微之处或细小的事物。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偃松(yǎn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或草地倒下或躺下。
逸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有理(yǒu lǐ)的意思:合乎道理,有道理,有理有据。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争驰(zhēng chí)的意思:争夺、竞争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壮节(zhuàng jié)的意思:指壮丽的节日或令人敬佩的行为
无能为(wú néng wéi)的意思:无能为指无法做到或无法承担责任。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题庐山图》,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庐山的瀑布、江流、山峰等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艺术创作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
首句“壮哉庐山天下奇”直接点明了庐山的非凡之处,引出对庐山美景的赞叹。接下来的“瀑流千丈江瀰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与“欧公昔赠刘君词”相呼应,借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韵味。诗中通过“蒐玄抉怪轹万象”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与奇特,仿佛庐山与自然界的万物都在竞逐,展现了一种动态的美。
接着,诗人以“莆田先生山泽姿”引入了对庐山的另一层理解,通过“壮节五老同崔嵬”将庐山的山峰与历史人物的壮志豪情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庐山的形象。诗中的“名通仕版偶服吏,癖在泉石终难医”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自然美的深深迷恋,即使身在官场,也无法割舍对山水的喜爱。
“高堂束绢风披披,令我扫笔为嵚崎”描绘了诗人面对庐山美景时的创作冲动,想要用画笔捕捉这份壮丽。随后的“飞桥细路缘翠壁,偃松绝壑临苍坻”更是细腻地描绘了庐山的地形地貌,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最后,“已拟先生谢幼舆,故著逸士泉之湄”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谢灵运一样,远离尘嚣,隐居于庐山之畔,享受自然之乐的愿望。而“惟翁自有王维笔,谓我解画欧公诗”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艺术创作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庐山之美,如同唐代诗人王维的画作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与历史人物、艺术创作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庐山的壮丽与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画的热爱与追求。
蒐材于覆军,得士岂能勇。
纷纷下第人,辇下聚秋蠓。
长安非我家,道路正汹汹。
对酒思貂裘,将车愁铁笼。
开门一客至,下马千言涌。
要我孱夫笔,佐彼军事冗。
我方嗒焉丧,闻言三曲踊。
走告王与钱,壮语相怂恿。
亦有尼行者,嗫嗫儿女恐。
人生取快意,失蜀匪望陇。
儒冠裹人头,终古茧居蛹。
卷书市鞍辔,僮仆日夜董。
偕行有三子,通名交揖拱。
同是毷氉身,相看一笑唪。
临水结茅庵,位置自清旷。
芙蕖若亲人,灼灼窗前放。
布席面澄波,遥峰淡相向。
酒酣一散步,烟际闻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