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他名下士,底似饮中仙。
乐在身何羡,閒多性所便。
这首诗《怀古》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万事信前缘”,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暗示一切皆有定数,引人深思。接着,“陶窗稳醉眠”一句,以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之意。
“笑他名下士,底似饮中仙”两句,诗人以戏谑的口吻,对比了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士与饮酒赋诗的文人雅士,表达了对前者虚伪与后者真我境界的褒贬态度。这里既有对名利场中人的讽刺,也流露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乐在身何羡,閒多性所便”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追求,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非外在的物质或地位。这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崇尚。
最后,“不穷能有几,试数昔诸贤”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强调人生有限,追求无尽的知识与成就往往徒劳。同时,通过“昔诸贤”的提及,又暗含了对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敬仰与反思,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想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哲思,是宋代理学思想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范之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
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
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
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
白衣卧病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
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