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根才饮露,苔坂乍吟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蝉翼(chán yì)的意思:形容非常薄弱、脆弱。
大火(dà huǒ)的意思:大火指的是火势很大、猛烈的火焰。在成语中,大火常常用来比喻情况紧急、危机临近。
怪底(guài d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或反常。
火流(huǒ liú)的意思:炽热的火焰流动
寂静(jì jìng)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金声(jī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迁留(qiān liú)的意思:指人迁移、流离失所、漂泊在外的状况。
松根(sōng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崩塌。
所验(suǒ yàn)的意思:所证实或所检验的事实或真相。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作响(zuò xiǎng)的意思:指有声音或声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松树根部滴落露水,苔藓覆盖的斜坡上,秋意渐浓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中微小而生动的细节,如松根与露水的互动,苔藓在斜坡上的生长,以及秋风中仿佛蝉翼般轻盈的声响,以及鸟儿般的呼唤。
“松根才饮露”,形象地展现了露水在松根的滋润下,仿佛被吸收和滋养的过程,赋予了生命与活力。“苔坂乍吟秋”,则将初秋的气息融入到苔藓的生长之中,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作响争蝉翼,呼朋胜鸟喉”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虫的鸣叫与蝉翼的轻盈相比较,同时又将其与鸟儿的叫声进行对比,突出了秋虫独特的声音特点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这里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妙,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耳谋饶寂静,心所验迁留”则是对听觉体验的深入探讨,强调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心灵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这里的“迁留”二字,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最后,“怪底金声切,今朝大火流”两句,以“金声”比喻秋天的肃穆与庄重,同时也暗示了太阳即将西沉,一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这里的“大火流”可能是指太阳的光芒逐渐减弱,与“金声切”形成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深秋傍晚特有的宁静与庄严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韵律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三母舅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
将至临清感怀
昔年送严君,清源舣舟待。
今日抵清源,独与妻孥会。
筮仕两还家,先后十七载。
光阴如转烛,不觉星霜改。
生还古所欣,今幸偶然遂。
家山望非遥,庭帏痛安在。
乡人誇昼游,吾心负莱綵。
临风不胜悲,客泪空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