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风度楼》
《登风度楼》全文
明 / 袁崇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张公放逐沦亡日,唐主凄凉幸蜀时。

北向丹心浑未死,西来黄屋亦堪悲。

长安实洒当年泪,风度虚劳去后思。

便拟招魂知得否,登楼惆怅欲何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沦亡(lún wáng)的意思:指国家或个人失去独立地位,陷入灭亡或衰落的境地。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亡日(wáng rì)的意思:亡日指的是毁灭、消亡的日子。

虚劳(xū láo)的意思:指白白劳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知得(zhī de)的意思: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透彻。

鉴赏

这首《登风度楼》由明代诗人袁崇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个人情感。

首联“张公放逐沦亡日,唐主凄凉幸蜀时”,开篇即以历史典故引入,张公(可能指张巡或张九龄)被放逐的悲惨时刻与唐玄宗逃往蜀地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暗含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无常的感叹。

颔联“北向丹心浑未死,西来黄屋亦堪悲”,进一步深化主题,无论是北向坚守正直信念之人,还是西来的帝王,都难逃命运的悲凉。这里“丹心”象征忠贞不渝,“黄屋”则代表帝王之尊,两者皆有其不可承受之重。

颈联“长安实洒当年泪,风度虚劳去后思”,将目光转向长安,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如今只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当年的泪水与今日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凸显出时间流逝与记忆的永恒。

尾联“便拟招魂知得否,登楼惆怅欲何之”,诗人面对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力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是否能召回逝去的灵魂?同时,通过“登楼惆怅欲何之”的自问,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整体而言,《登风度楼》通过历史的回溯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命运、个人价值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袁崇友
朝代:明   字:伯益   籍贯:东莞

袁崇友,字伯益。东莞人。应文长子。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进士。初授福建南安令。调宰望江,寻迁南京户部主事。授南昌知府,未赴。天启初,起尚宝司丞,趣促至潜山,托疾而返。有《春草堂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猜你喜欢

畬田词·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0)

赠裴将军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0)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0)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0)

山石榴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秪疑烧却翠云鬟。

(0)

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