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母线(mǔ xiàn)的意思:指电气工程中的主要供电线路,也比喻事物的主要线索或基础。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日短(rì duǎn)的意思:指时间短暂,指日子过得很快。
上衣(shàng yī)的意思:上衣指的是穿在身体上半部分的衣物,通常是指外套、上衣等。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在堂(zài táng)的意思:在堂指的是在家中坐在堂屋里,表示在家中、在公众场合或在座谈会上。
至日(zhì rì)的意思:至日意为直到某个特定的日子或时间。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至日感事》,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比至日光线的长短与个人衣物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亲人离世的感慨。
首句“人言至日一线长,我觉至日一线短”,诗人以他人之言与自己之感形成对比,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至日(冬至)的白天时间较长,而他自己却觉得至日的白天反而显得短暂。这种主观感受的差异,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知。
接着,“缝新绽旧不如昔,身上衣犹慈母线”两句,诗人将个人衣物的变化与母亲的关爱联系起来。新衣虽好,但旧衣承载着母亲的针线与情感,更显珍贵。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衣物的珍惜,更寄托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昨日日短犹可长,今日衣敝不可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昨天看似短暂的白天,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还能延长;而今天的衣物已经破旧不堪,无法再恢复原状。这不仅是对物质变化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最后,“年年至日寿北堂,亲不在堂衣在眼”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每年至日,他都会回到母亲的家中庆祝,但如今母亲已不在人世,只能通过衣物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日光线变化和个人衣物状态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亲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赵秉文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力,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暑卧病示庄簿
老火倏巳尽,金行殊未刚。
弱枣渐可剥,七月犹骄阳。
赤日不可向,白汗惊流浆。
谁将穷谷冰,为我濡枯肠。
况兹老病躯,息偃真在床。
敲秋赖风玉,微飙袭衣裳。
言念北征士,万里方拓疆。
秋云静边日,光耀剑戟场。
君今饱韬略,论事时抗章。
诸公颇动色,有策云甚良。
何当给锋车,结佩朝明光。
一鼓收关河,再鼓擒戎王。
兵戈既静洗,不复腥犬羊。
万夫各解甲,四海均清凉。
寒食杂兴三首·其一
寒食只数日,天气殊未佳。
轻云澹微茫,细雨吹横斜。
青春似无情,不到愁人家。
霁色忽浩荡,平原绣芳华。
走马恶少年,挟矢射戟牙。
白羽叫饿鸱,举网连五豝。
会当斩长鲸,封侯鸣鼓笳。
时危何不有,寒士空泥沙。
凛凛羞侠气,悠悠但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