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岂见画,观诗雁真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璀璀(cuǐ cuǐ)的意思:形容光彩夺目、闪耀耀眼。
高邮(gāo yóu)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激昂。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画外(huà wài)的意思:指超越了表面的景物或事物之外的意义或境界。
凌厉(líng lì)的意思:形容气势汹汹、势不可挡、锐利猛烈的样子。
诗传(shī chuán)的意思:指诗歌的传承和流传。
琐碎(suǒ suì)的意思:指事物细小、繁琐,没有大的价值或意义。
外意(wài yì)的意思:外表看起来不同,内在却有相同的意思。
外形(wài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外部形态或外观。
物形(wù x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写物(xiě wù)的意思:
描绘人或物。 唐 王蔼 《祖二疏图记》:“ 吴郡 顾生 能写物,笔下状人,风神情度,甚得其态。” 唐 曹邺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诗:“自怜不羈者,写物心常简。”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虽病不饮酒,而间为小诗,以娱情写物,亦拙者之适也。”
烟海(yān hǎi)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的大海,比喻众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非常繁忙或混乱。
中沚(zhōng zhǐ)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事物的优点被埋没或被忽视。
- 翻译
- 描绘物体的外在形态,要保持原貌不变。
诗歌传达画面之外的意境,贵在捕捉画中的生动状态。
如今我虽未亲眼见到画作,但通过诗篇感受到大雁确实存在。
想象在高邮一带,湖面寒冷,沙滩闪烁着光芒。
冰霜严寒已经来临,水草显得细碎而繁多。
衡阳那遥远的地方,湖中的小岛像烟雾中的大海。
- 注释
- 画写:描绘。
外形:物体的外在形态。
要物形不改:保持原貌不变。
诗传画外意:诗歌传达画面之外的意境。
画中态:画中的生动状态。
我今岂见画:我现今并未亲眼看到画作。
观诗雁真在:通过诗篇感受到大雁真实存在。
高邮间:高邮一带。
湖寒沙璀璀:湖面寒冷,沙滩闪烁。
冰霜已凌厉:冰霜严寒。
藻荇:水草。
良琐碎:细碎而繁多。
衡阳渺何处:衡阳那遥远的地方。
中沚若烟海:湖中的小岛像烟雾中的大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标题为《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其一)》。诗中,诗人通过对李甲所画雁的描绘,表达了对画作艺术的赞赏。他强调画作不仅要忠实于实物形态,还要传达出画外的意境,而李甲的画作就做到了这一点,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雁在画中的生动姿态。
诗人通过“观诗雁真在”一句,表达了自己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画作,但通过诗句仿佛看见了画中的大雁,形象生动。接着,他想象着画中的场景,如高邮湖面的寒冷,沙滩的闪烁,以及冰霜覆盖下藻荇的细碎。这些描绘展现了画面的细腻与丰富。
最后,诗人借衡阳之远和湖中岛屿的渺小,象征着雁的迁徙和人生的无常,将画中的意境进一步深化,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整首诗以画入诗,诗中有画,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度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惨惨枯梢
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
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
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
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
香远近,枝南北。
幽涧畔,疏篱侧。
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
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
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瑞鹤仙·倚阑观四远
倚阑观四远。
近有客登临,故相磨难。
山形欠舒展。
小峰峦云树,晦明更变。
江淮楚甸。
又何曾、分明在眼。
但临深、自觉身高,未可便名博见。
休辨。
吾心乐处,不要他人,共同称善。
痴儿浅浅。
因他谩说一遍。
问还知宴坐,回光收视,大地河山尽现。
待於中、会得些时,举觞奉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