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地曹见和饮酒数篇复韵答之》
《张地曹见和饮酒数篇复韵答之》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若比渔翁别调歌,不将遗响弄阴何

往来钓濑春水多少归人著旧蓑。

学士有笺飞紫禁东山无计谢黄河

閒人只谩閒料理春雨阶前草又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调(bié diào)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谈或行为与自己的心意不合,感到不悦或不满。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钓濑(diào lài)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方法引诱、诱捕人或物。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料理(liào lǐ)的意思:处理、安排事物;做饭菜。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阴何(yīn hé)的意思:指暗中谋划、阴险狡诈。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紫禁(zǐ jìn)的意思:指皇宫的内廷,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题为《张地曹见和饮酒数篇复韵答之》。诗人以渔翁为喻,表达了自己的闲适生活态度。他将自己的歌声与渔翁的调歌相比,强调不是为了在阴暗处留下余音,而是享受春水边垂钓的乐趣,穿着旧蓑衣,自在无拘。诗人提到学士的笺书飞往紫禁城,暗示自己无意于官场,无法像谢绝黄河一样拒绝仕途。最后,他以闲人自居,感叹春雨绵绵中阶前杂草丛生,流露出淡泊名利、专注于自然生活的闲逸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然,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送陈宜山廷尉奉召北上

多年不见宜山子,到我来时作别筵。

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风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随凫翥,不尽挥弦送凤骞。

北斗瞻依意何极,贯城应在五云边。

(0)

过波罗二首·其二

举手望飞云,鸣桡过黄木。

舣舟江上亭,虚空观日浴。

(0)

一萼红.题碧海乘槎图

海波平。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

徐福不还,鲁连避世,千秋呜咽潮声。

试寄语燕昭汉武,问求仙何日到蓬瀛。

成连一去,天风海水,何处移情。

日暮碧云天远,见蜃楼明灭,蛟渚澄清。

千仞银涛,片帆飞度,云山划断空青。

快此际乘风破浪,指东南万里鹏程。

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

(0)

百字令.九月七日寿马介公母刘太夫人

堂披绛帐。喜蟠桃正熟,萱花呈笑。

犹记去秋开寿宇,亲制石麟文褓。

点颌时呼,含饴频弄,玉雪投怀抱。

斑衣队里,宁馨添作欢闹。

漫说听鼓应官,元方未返,正唱江南好。

留个白眉依膝下,大有少游风调。

更喜女媭,杭来一苇,触兕称难老。

明年此日,待看菊酝重嚼。

(0)

花发沁园春.丑儿入京游学,作此送之

送汝出门,前程万里。临歧不尽歔唏!

金台雪色、玉蝀霜华,此际寒生燕市。

寒威若此,早冻了桑乾河水。

此去好立雪程门,不知雪深有几?

不患独行踽踽,有亚欧文人,相助为理。噫吾老矣!

何日归来,想见入门有喜?勖哉小子!

不愿汝纾青拖紫。

祗愿汝秋蟀春鹒,到时寄我双鲤!

(0)

临江仙.客中感怀

一抹斜阳天欲暮,客中惹起相思。

萧萧红叶断肠时。沉吟孤馆,惘惘我情痴。

到此牢愁难遣去,西风吹老杨枝。

古梅岭上著花迟。春光来未,人世有谁知。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