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中并蒂白莲》
《池中并蒂白莲》全文
明 / 黎彭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下为园比辟疆,秋馀连理竞呈芳。

魏姚群姊输朝粉,秦虢夫人晚妆

蝶翅并翻池畔玉,月华同照露中房。

迥风争似摇双佩,轻素盈盈一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辟疆(pì jiāng)的意思:指解除限制,开拓新的领域。

池畔(chí pàn)的意思:指离开尘嚣,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夫人(fū rén)的意思:夫人指的是已婚女性或者尊称已婚女性的称谓。

连理(lián lǐ)的意思:比喻夫妻感情深厚,相互依偎,如同合在一起的树枝。

秦虢(qín guó)的意思:指亲戚之间的争斗和矛盾。

轻素(qīng sù)的意思:指言辞轻佻,不严肃庄重。形容言语行为轻浮不庄重。

晚妆(wǎn zhuāng)的意思:晚上化妆。形容女子打扮得很美丽。

魏姚(wèi yáo)的意思:指人行事谨慎小心,不随意暴露自己的本意。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争似(zhēng sì)的意思:争相比拼,争先恐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中并蒂白莲的美丽景象,诗人黎彭龄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审美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山下为园比辟疆”,以“辟疆”比喻园主的高雅与博学,暗示园中景致非同凡响,为全诗奠定了高雅的基调。接着,“秋馀连理竞呈芳”描绘了秋天余晖中并蒂莲竞相绽放的场景,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之美。

“魏姚群姊输朝粉,秦虢夫人斗晚妆”两句运用典故,将并蒂莲比作古代美女,通过“朝粉”和“晚妆”的对比,展现了莲的清新脱俗与晚霞映照下的娇艳,赋予了莲花以人格化的美。

“蝶翅并翻池畔玉,月华同照露中房”则进一步渲染了莲花周围的自然环境,蝴蝶在池边翩翩起舞,月光洒在露珠上,与莲花相互辉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最后,“迥风争似摇双佩,轻素盈盈水一方”以“迥风”喻指微风,与“双佩”形成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微风吹过时,莲花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是佩戴着轻盈的丝带在水中舞蹈,充满了动态美与韵律感。

整首诗通过对并蒂白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黎彭龄
朝代:明

黎彭龄,字颛孙。番禺人。淳先次子。诸生。有《芙航集》。事见清陈恭尹《番禺黎氏诗汇选》卷一。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梅妆堪点额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
旋开铁锁粲星桥。
快灯市、客相邀。
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
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
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

(0)

忆旧游·问南楼月色

问南楼月色,十载相疏,何似今宵。
旧雨菰蒲国,想波光雁影,远撼沅潇。
拟苏堤上杨柳,烟碧为谁摇。
叹庾扇尘深,胡床梦浅,翠减香销。
迢迢。
谩回首,记酹酒江山,曾共金镳。
暮色沈西垒,几狂朋来往,舟叶招招。
浩歌拍手归去,风月两长桥。
算此会何时,刘郎去後多嫩桃。

(0)

齐天乐·扇鸾收影惊秋晚

扇鸾收影惊秋晚,梧桐又供疏雨。
翠箔凉多,绣囊香减,陡觉簟冰如许。
温存谁与。
更禁得荒苔,露蛩相诉。
恨结愁萦,风刀难翦几千缕。
闲思前事易远,怅旧欢无据,月堕湘浦。
软玉分裯,腻云侵枕,犹忆喷兰低语。
如今最苦。
甚怕见灯昏,梦游间阻。
怨杀娇痴,绿窗还嚏否。

(0)

摸鱼儿·计江南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晴昼。
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粘花著柳。
疏雨後。
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
飞浮宇宙。
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
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
十年惊觉回首。
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
凝望久。
问燕燕莺莺,识此年华否。
长门别有。
脉脉断肠人,柔情荡漾,长是为伊瘦。

(0)

秋蕊香·薄薄罗衣乍暖

薄薄罗衣乍暖,红入酒痕潮面。
絮花舞倦带娇眼。
昨夜平堤水浅。
故人信断风筝线。
误归燕。
梦魂不怕山路远。
无奈棋声隔院。

(0)

卜算子·尽道是伤春

尽道是伤春,不似悲秋怨。
门外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空肠断。
朝来一霎晴,薄暮西风远。
却忆黄花小雨声,误落下、三四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