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水八咏·其二广胜晴岚》
《平水八咏·其二广胜晴岚》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等闲过了万千峰,偃蹇相看意不浓。

洗出青山面目,祗疑海底天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海底(hǎi dǐ)的意思:指深海的底部,也用来比喻事物隐藏的地方。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天龙(tiān lóng)的意思:指天空中飞翔的龙,比喻人才出众、非凡的能力。

万千(wà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众多、数量巨大。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真面目(zhēn miàn mù)的意思:真实的面貌或真正的本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峰与诗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自然景色的变幻之美。首句“等闲过了万千峰”,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态度,描述了诗人穿越过无数山峰的情景,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平凡。然而,当诗人停下脚步,与眼前的山峰相对而视时,“偃蹇相看意不浓”,这里的“偃蹇”形容山势高耸,与“意不浓”形成对比,表达了山峰虽高大却未能激起诗人强烈的情感反应,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平静或淡然的心态。

接着,“洗出青山真面目”,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赋予了生命力,仿佛是经过某种洗涤,山峰的本来面貌得以显现,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这种“洗涤”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净化或是对自然之美的重新发现,强调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获得了精神上的启示和愉悦。

最后,“祗疑海底有天龙”,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想象,将山峰与深海中的神秘生物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既真实又超脱的意境。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和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丰富而深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曹操观碑图

曹女乃能孝,曹公胡不忠。

千载一樽酒,只酌娥江风。

(0)

赠刘克平

一个吟身十亩间,抄书看画自消閒。

百年尘事如双陆,三月风光又牡丹。

不用草玄期后世,且须浮白醉南山。

张翰久谢冠缨缚,买得扁舟任往还。

(0)

送石宗海佥事提四川学政

五色龙章敕一函,远将天语教西南。

山川无复登天险,草木都沾化雨覃。

诸葛祠前频荐豆,相如桥下懒停骖。

同年此别何时会,且对黄花共醉酣。

(0)

怀养素王用宾·其一

吾妻之兄六十馀,子孙共守旧时书。

象眠匣底先公笏,马集门前长者车。

不饮却能留客醉,有才懒出应时需。

去年寄我真行草,颗颗骊龙颔下珠。

(0)

丹凤楼呈谈同年本彝

扁舟北来波淼淼,丹凤楼高海天小。

楼上三姑共俨然,云鬓花客长不老。

大姑团扇裁龙绡,指挥海若驱风涛。

圣人御宇波恬静,敛扇笑看棋相鏖。

二姑潜机先一著,小姑拈子未肯落。

龙争虎斗血玄黄,鲸咂蛇蟠势回薄。

金鸡睡熟天地冥,楼下道人闻剥啄。

我欲推枰问一言,沧海桑田今几番。

孙恩摽贼何缓死,崖山忠义何遽翻。

弱水仙都果何处,欲借青鸾径骑去。

五色文辉阆苑花,七星剑挂扶桑树。

左携赤松右洪厓,免束冠裳事章句。

三姑默默问不应,楼外长川自东注。

(0)

廖孝子歌

援绿绮,弹白华。

白华调高弦欲绝,弦绝肠断令人嗟。

嗟嗟孝子廖振万,茕茕哭父情无限。

阻秋兮秋复春,阻夜兮夜复旦。

泪洒树兮树为枯,泪沾石兮石亦烂。

嗟嗟孝子何精诚,皇天无语垂哀矜。

潺潺沧水呜呜咽,如悲孝子之哭声。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