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庭前翠薇花》
《咏庭前翠薇花》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日落大江阔,碧山当我门。

虫飞忘兰叶,衣色转苔痕

水近风难避,春寒月易昏。

梦回眼缬,疑汝是仙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眼缬(yǎn xié)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庭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西下、江面宽阔、碧山映门的自然景观与庭院中翠薇花的生长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日落大江阔”,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江面广阔无垠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开阔的背景。接着,“碧山当我门”一句,将视线聚焦于门前的碧绿山峦,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虫飞忘兰叶,衣色转苔痕”两句,通过昆虫在兰花叶片上自由飞翔,却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衣物颜色因长时间接触苔藓而逐渐变深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自在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沉思或感慨。

“水近风难避,春寒月易昏”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临近,但夜晚依然寒冷,月光朦胧,难以穿透薄雾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梦回双眼缬,疑汝是仙魂”一句,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后,对眼前景象的恍惚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双眼缬”可能是指眼中的光影交错,或是某种幻觉,而“疑汝是仙魂”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之物的超凡想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草堂閒咏

烟雨茅斋别有春,忍将尘事罥心神。

闲亲鱼鸟为佳客,浪认溪山作主人。

入骨晓晨偏送冷,到门残月不嫌贫。

白云长锁桃源路,未见渔郎肯问津。

(0)

秋梦四首·其三

星月迢迢夜漏分,银河清浅漾成纹。

仙人萼绿难追影,帝子苍梧正忆君。

捣药蟾诸依桂树,锁窗鸟了罢兰薰。

鸩媒未许天阊叩,一片冰心冷抱云。

(0)

狂风三日夜,花枝摧折殆尽,诗以唁之

罡风平地起无端,花事还同国事看。

国事陵夷花事替,一般补救一般难。

(0)

祠中莲花红白二种,鲜艳可爱,诗以赏之·其一

出水亭亭逗碧纱,临波仙子净无瑕。

绛云凉雪交相映,开出几枝如意花。

(0)

立春日在西华作示东甫同年锦泉太守菊人太史索和

雪满邮程去路赊,江南有客驻征车。

天涯旅思急于箭,梁苑春光先到家。

梅柳应增新景色,风尘已换旧年华。

东皇终有阳和煦,趁取晴归正看花。

(0)

五月初四日旅邸书怀四首录二·其一

人生何苦恋微官,优孟登场一例看。

照影寒灯同寂寞,举头明月枉团栾。

饥来驱我贫而仕,壮不如人老更难。

珠米桂薪原不易,惭愁无计住长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