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判 部 民 诉 主 簿 牒 唐 /王 鲁 汝 虽 打 草 ,吾 已 惊 蛇 。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鲁的作品《判部民诉主簿牒》。诗中“汝虽打草,吾已惊蛇”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汝虽打草”中的“汝”,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你或你的意思,而“打草”则是比喻,用来形容做一些无谓或者徒劳的事情。这里可能是在说对方虽然在做某事,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如同在空旷的野地里用力去打那些不起眼的小草,既耗费体力又无实际效果。
“吾已惊蛇”则是形容诗人自己的感受。“惊蛇”意指惊扰到潜藏的蛇,使其惊醒。这里借此比喻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对方徒劳行为时的心情:就如同不小心踩到了草丛,惊起了躲藏其中的蛇一般,内心深处涌动着不安和警觉。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某种无谓行动的感慨。这种用法既表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象征与暗喻手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君时
我治斯何,曰治吾身。我事斯何,曰事吾亲。
我学未信,乃先从仕,孰云乎自治。
我亲载老,不知乎养志,孰云乎善事。
嗟嗟予季,言以讯予。有诗有书,是足与居。
叔兮其归与。嗟嗟予季,歌以启予。
有田有庐,亦可与娱。叔兮其归与。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彼呱呱者,其孰弃之。彼嬛嬛者,其孰收之。
彼禽何知,能字其雏。飞前则顾,饥啄则呼。
孰谓斯人,禽之不如。彼雏之微,皆得所依。
婉娩其音,婆娑其衣。孰谓斯人,乃独无归。
我号斯言,以告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