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抱节》
《寄抱节》全文
宋 / 李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枕簟惊秋客意悲,吴湖一望白云迷。

风枝蝉老寒声起,野浦莲衰夕艳凄。

书寄潮船多不到,诗临月馆少曾题。

离魂每夜生归梦,只绕东迁汉县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东迁(dōng qiā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民向西方迁移,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等向外地传播。

风枝(fēng zhī)的意思:比喻人或物在某个大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客意(kè yì)的意思:指客人的意思或意见。

离魂(lí hún)的意思:形容情感激烈,心神离体

临月(lín yuè)的意思:指接近月末或月底的时候。

衰夕(shuāi xī)的意思:衰落的夕阳,形容事物走向衰败、衰落的状态。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月馆(yuè guǎn)的意思:指月亮下来了,即夜晚到来。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枕簟惊秋客意悲,吴湖一望白云迷”以“枕簟”和“吴湖”为背景,通过“秋”字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季节更替而引发的悲凉情绪。接着,“一望白云迷”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迷茫与孤独感。

颔联“风枝蝉老寒声起,野浦莲衰夕艳凄”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风枝”、“蝉老”、“寒声”、“野浦”、“莲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凄美景象。蝉鸣声中蕴含着岁月的流逝,莲的衰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这些都让人心生感慨。

颈联“书寄潮船多不到,诗临月馆少曾题”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想要通过书信或诗歌来寄托情感,却发现“书寄潮船多不到”,“诗临月馆少曾题”,这不仅反映了通信不便的现实,也暗示了诗人与外界联系的疏远。

尾联“离魂每夜生归梦,只绕东迁汉县西”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每当夜晚来临,诗人的灵魂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故乡,梦回东迁汉县西,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龏
朝代:宋   字:和父   号:雪林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宋平江府吴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猜你喜欢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0)

伤秋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

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0)

边上闻笳三首·其二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0)

寄汉阳故人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

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

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

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0)

绝句·其十一

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

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0)

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誇,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