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川甫寺中避暑》
《同川甫寺中避暑》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偶到清凉地,番思苦热哀。

水堂菡萏折,风殿薜萝开。

逃暑三伏凭虚有一台。

西山雷雨不见洗天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殿(fēng dià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顶层,也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苦热(kǔ rè)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使人感到非常苦闷。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水堂(shuǐ táng)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或技艺在某一领域中得到了很高的水平,堪称一流。

逃暑(táo shǔ)的意思:逃离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和舒适的环境。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同川甫寺中避暑》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清凉之地——川甫寺,感受到与外界酷热截然不同的宁静与清爽。首句“偶到清凉地”表达了诗人对寺中环境的喜爱和意外之喜,暗示了寺庙的幽静与自然凉意。

接下来的“番思苦热哀”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炎热夏季的回忆和对当前清凉环境的庆幸。诗人细致观察周围景色,"水堂菡萏折"写出了荷花在水榭中轻轻摇曳,"风殿薜萝开"则描绘了藤萝在微风中舒展,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寺中避暑的惬意氛围。

“逃暑无三伏”进一步强调了寺中避暑的效果,仿佛连炎热的三伏天也被遗忘。最后一句“西山昼雷雨,不见洗天来”以远处雷雨为背景,烘托出寺庙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以及对清凉世界的向往,期待着雷雨过后天空能被洗涤得更加清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凉避暑环境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次韵苏伯诚吉士·其一

鲁水何刚爱一沂,江门新浴试新衣。

长风夜卷残云去,公抱大江明月归。

(0)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其三

泯泯波波世与身,都官两语到头真。

后生更把遗诗笑,公亦人间半醉人。

(0)

挽林别驾汝和·其二

别驾一城聊塞北,短檠诸子自江南。

平生抱负何由见,冢上铭诗仔细参。

(0)

赠梁景行赴春闱

宗烈平生读书处,老夫题作小壶山。

壶山不解留君住,君著壶山梦里看。

(0)

得伦长官诗疑其果于游而未可以游次韵复之·其一

一百青钱解杖头,樽中有酒胜閒游。

门前春浪高于屋,莫向长江弄破舟。

(0)

梅花·其七

梅坞风高不起尘,短筇聊立探花人。

山塘水浅时窥影,喜与年光不斗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