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到清凉地,番思苦热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殿(fēng dià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顶层,也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苦热(kǔ rè)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使人感到非常苦闷。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水堂(shuǐ táng)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或技艺在某一领域中得到了很高的水平,堪称一流。
逃暑(táo shǔ)的意思:逃离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和舒适的环境。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同川甫寺中避暑》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清凉之地——川甫寺,感受到与外界酷热截然不同的宁静与清爽。首句“偶到清凉地”表达了诗人对寺中环境的喜爱和意外之喜,暗示了寺庙的幽静与自然凉意。
接下来的“番思苦热哀”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炎热夏季的回忆和对当前清凉环境的庆幸。诗人细致观察周围景色,"水堂菡萏折"写出了荷花在水榭中轻轻摇曳,"风殿薜萝开"则描绘了藤萝在微风中舒展,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寺中避暑的惬意氛围。
“逃暑无三伏”进一步强调了寺中避暑的效果,仿佛连炎热的三伏天也被遗忘。最后一句“西山昼雷雨,不见洗天来”以远处雷雨为背景,烘托出寺庙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以及对清凉世界的向往,期待着雷雨过后天空能被洗涤得更加清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凉避暑环境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