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丽(fēng l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优美。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嘉木(jiā mù)的意思:指美好的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或者杰出的人物。
枯枝(kū zhī)的意思:指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或没有用处的人或事物。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晴旭(qíng xù)的意思:指旭日东升,天空晴朗明亮。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霞彩(xiá cǎi)的意思:形容云霞的美丽多彩。
仙路(x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仙境的道路或修仙之路。
悬枯(xuán kū)的意思:指悬挂的树叶凋谢干枯,比喻人或事物失去生机,变得无望或无效。
疑云(yí yún)的意思:指怀疑、疑虑的心情或情绪。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云锦(yún jǐn)的意思:云锦是指织物上的花纹或图案,形容色彩繁多、绚丽多彩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山中树木在晨光中呈现出的美丽景象。诗人以“凝霜树”为题,巧妙地将霜与树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首句“南山有嘉木”,点明地点和主题,嘉木即美好的树木,暗示了接下来将要展现的美景。接着,“翠影何离离”描绘了树木在阳光下翠绿的光影,离离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光影斑驳、层次分明的景象。
“东风丽晴旭,秋月悬枯枝”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日出时分,东风拂过,晴空万里,与夜晚悬挂于枯枝之上的秋月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时间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换。
“泠然一夜霜,曙色凝参差”则进一步渲染了霜降后的清晨景象。泠然形容霜的轻盈,一夜霜后,大地披上银装,曙光初现,万物在晨光中显得参差不齐,富有层次感。
“恍疑云锦张,乍若霞彩施”运用比喻,将霜覆盖的树木比作展开的云锦和施洒的霞彩,形象地描绘了霜后树木的色彩斑斓,如同仙境一般。
最后,“即兹有琼树,何必仙路奇”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认为无需去寻找仙境中的琼树,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神奇。整首诗通过对霜降后树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十九殷东阳仲文
萧晨聊行游,言寻山水趣。
飒然澄翠间,赏心于此遇。
森森多长松,列植杂众树。
百尺擢寒条,挺然识贞素。
鲰生何足齿,猥首预机务。
早贻匈奴哂,岂有贡生慕。
逝将投吾簪,抗节遗万虑。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其一
万氏吾通家,襟襼十世遥。
其暨九沙翁,尤称忘年交。
道山骑鹤去,零落嗟小桥。
周郎真健者,诗格如青瑶。
翩翩衡岳秀,来看浙江潮。
坦腹如佳婿,分符得剧曹。
西华正苦贫,藉以资兰膏。
才大应得屯,一跌遂瓢摇。
夷羊既触藩,旅鸟旋焚巢。
反噬一何毒,扪心非所招。
菰芦几故人,闻之共魂消。
之子乃间暇,旦旦拈诗瓢。
纵复惭柳下,不肯祭皋陶。
冁然笑髯翁,汤火浪悲号。
五月万生归,来访蒋径蒿。
为言对薄者,相念每连宵。
我方愧橐饘,何以报木桃。
感之不成寐,中夜空萧骚。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其一》【清·全祖望】万氏吾通家,襟襼十世遥。其暨九沙翁,尤称忘年交。道山骑鹤去,零落嗟小桥。周郎真健者,诗格如青瑶。翩翩衡岳秀,来看浙江潮。坦腹如佳婿,分符得剧曹。西华正苦贫,藉以资兰膏。才大应得屯,一跌遂瓢摇。夷羊既触藩,旅鸟旋焚巢。反噬一何毒,扪心非所招。菰芦几故人,闻之共魂消。之子乃间暇,旦旦拈诗瓢。纵复惭柳下,不肯祭皋陶。冁然笑髯翁,汤火浪悲号。五月万生归,来访蒋径蒿。为言对薄者,相念每连宵。我方愧橐饘,何以报木桃。感之不成寐,中夜空萧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7867c72178ecab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