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舒新望,搴帷对夕晖。
腊近梅争放,春生柳欲归。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搴帷(qiān wéi)的意思:拉开帷幕,揭开底细,揭示真相。
晴雪(qíng xuě)的意思:指天晴后下雪,形容天气寒冷但阳光明媚。
湿云(shī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云层低压,即将下雨。
田父(tián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私利,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
雪照(xuě zhào)的意思:指雪花照射在物体上的光亮。
野树(yě shù)的意思:指生长在野外的树木,比喻不受束缚、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夕阳西下时分,诗人行走在郊外的景象。首句“出郭舒新望”,写出了走出城郭,视野开阔,心情舒畅的感受。接着“搴帷对夕晖”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夕阳的情景,通过“搴帷”这一动作,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湿云留野树,晴雪照寒衣。”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湿云与野树,晴雪与寒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湿云笼罩着野树,给静谧的树林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而晴雪则照亮了寒衣,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寒冷与坚韧。
“腊近梅争放,春生柳欲归。”这两句巧妙地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融入诗中,腊月临近,梅花竞相开放,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而柳树似乎也在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展现出自然界生命的循环与活力。这种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季节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何如田父适,高日掩柴扉。”以田父(农夫)的闲适生活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情境的反思。在高悬的日头逐渐落下,农夫关闭柴门,享受宁静的时刻,诗人或许在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或是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夕阳西下的郊外风光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