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败叶已飕飕,更有寒莎翠已收。
《感秋三绝·其三》全文
- 注释
- 飕飕: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寒莎:寒冷季节中的莎草。
脱情累:超脱世俗的情感束缚。
感庭秋:感受到秋天庭院的凄凉氛围。
- 翻译
- 高高的树林中,落叶已经沙沙作响,连那翠绿的莎草也收敛了它的颜色。
如果说神仙能够超脱世俗的牵绊,那么在这样的秋意中,他们又怎么会独自吟唱,感受庭院的凄凉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感怀之情。"高林败叶已飕飕"一句,以动词“飕飕”形容落叶的声响,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更有寒莎翠已收"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寒莎"指的是秋天的草木,它们在寒风中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而"翠已收"则表明这些植物已经被收割或枯萎,强化了季节更迭与生命轮回的主题。
至于后两句"若道神仙脱情累,如何独唱感庭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关于超然物外、摆脱尘世羁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这里,“神仙”象征着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而“独唱感庭秋”则是诗人目前的处境,独自在深秋中歌唱,对比鲜明,表达了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与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通过自然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