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杨妃剪发》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杨贵妃剪发以求保宠的情景,反映了宫廷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
“剪发能留宠,君王不自持。” 开篇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杨贵妃的主动行为与君王的被动态度形成鲜明对照。杨贵妃为了保住宠爱,不惜剪去长发,这一举动体现了她对君王情感的依赖以及为求得恩宠所做出的牺牲。而“君王不自持”则暗示了君王对于这种依赖的态度,可能既感到无奈又难以割舍,展现了宫廷中微妙的情感纠葛。
“当年无入奏,宁到马嵬时。” 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杨贵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命运。在“无入奏”的时期,即指杨贵妃在未被君王宠爱之前或在宠爱尚未达到顶峰之时,她或许并未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来获取或保持君王的宠爱。然而,“宁到马嵬时”,则指向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地,最终在马嵬驿处被迫赐死杨贵妃的历史事件。这里通过“宁”字,表达了即使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杨贵妃依然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其命运的悲剧性得到了充分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杨贵妃剪发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揭示了个人命运的脆弱与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韩淲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复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芙蓉凝露青霞护
芙蓉凝露青霞护,朝日绮疏风细。
正是中秋,时候喜逢,中宫葱葱佳气。
云龙庆会。
赞真主当阳,辅成天地。
暇日琴书,暂闲蚕馆见贤志。
嫔嫱衣罗乍试。
尽趋椒殿,喜芳绣筵初启。
酒面腾红,香烟罩碧,恩满六宫金翠。
何妨绛烛。
任花欹玉侧,劝教沈醉。
凤阙龙楼,夜色凉如水。
尾犯·秋空过雨静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
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
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
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
正好登临无外。
满斟与、清光对。
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
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
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御街行·凌寒架雪知春近
凌寒架雪知春近。
闲探处、如相问。
溪流清浅暮云低,玉蓓横斜风定。
晚枝雀啅,幽姿方展,还映疏篁冷。
镜鸾妆罢明梢嫩。
犹记宜相并。
如今却月别传香,知引何人幽兴。
不堪楼上,昭华吹断,声与愁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