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其三》
《梅花·其三》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沙笼月树笼烟,香彻龙溪水底天。

斜隔竹林窥未得,更寻西路上渔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龙溪(lóng xī)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沙笼(shā lóng)的意思:指被困住或束缚的状态,形容无法自由活动或受到限制。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渔船(yú chuán)的意思:指渔民的船只,比喻人们在困境中寻求生活出路。

月树(yuè shù)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正,像月亮一样高悬于众人之上。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沙笼寒月树笼烟",诗人以月光笼罩在沙滩和朦胧的树影中,营造出一种冷寂而迷蒙的氛围。"香彻龙溪水底天",通过暗示梅花香气弥漫深远,直达溪水最深处,甚至穿透了天际,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香气的持久。"斜隔竹林窥未得",诗人隔着竹林试图一探究竟,但仍未见梅花真容,增添了探寻的趣味和悬念。最后一句"更寻西路上渔船",诗人决定沿着小路寻找,期待在渔船上找到梅花的踪迹,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想象在江边渔舟上发现梅花的惊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梅花、竹林和渔船为元素,构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追寻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陈献章的这首《梅花(其三)》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渔家傲·楚国细腰元自瘦

楚国细腰元自瘦。
文君腻脸谁描就。
日夜声声催箭漏。
昏复昼。
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
天丝不断清香透。
却傍小阑凝坐久。
风满袖。
西池月上人归後。

(0)

渔家傲·脸傅朝霞衣剪翠

脸傅朝霞衣剪翠。
重重占断秋江水。
一曲采莲风细细。
人未醉。
鸳鸯不合惊飞起。
欲摘嫩条嫌绿刺。
闲敲画扇偷金蕊。
半夜月明珠露坠。
多少意。
红腮点点相思泪。

(0)

渔家傲·嫩绿堪裁红欲绽

嫩绿堪裁红欲绽。
蜻蜓点水鱼游畔。
一霎雨声香四散。
风飐乱。
高低掩映千千万。
总是调零终有恨。
能无眼下生留恋。
何似折来妆粉面。
勤看玩。
胜如落尽秋江岸。

(0)

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

越女采莲江北岸。
轻桡短棹随风便。
人貌与花相斗艳。
流水慢。
时时照影看妆面。
莲叶层层张绿伞。
莲房个个垂金盏。
一把藕丝牵不断。
红日晚。
回头欲去心撩乱。

(0)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0)

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