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黄(cāng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苍白、黯淡,也用来形容人衰老、消瘦。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号令(hào lìng)的意思:号令指的是领导者或者上级所下达的命令或指示。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逻逤(luó suò)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迟缓或思维迟钝。
穷边(qióng biān)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地方。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战地(zhàn dì)的意思:指战争发生的地方,也泛指战斗激烈的地方。
- 注释
- 归去:回归。
何年:哪一年。
山连逻逤川:山峦连接着逻逤川(古代地名)。
苍黄:荒芜、战后的。
曾战地:曾经是战场。
空阔:空旷。
养雕天:让鹰飞翔。
旗插:旗帜插在。
蒸沙堡:蒸热的沙堡(形容沙漠中的城堡)。
枪担:枪械倚靠。
卓槊泉:清澈的泉水。
萧条:冷清、衰败。
寒日落:寒冷的日落。
号令:命令。
彻穷边:响彻遥远的边境。
- 翻译
- 回归是在哪一年呢,山峦连接着逻逤川。
这片土地曾经是战场,如今空旷让鹰翱翔在蓝天。
旗帜插在蒸热的沙堡上,枪械靠在清澈的泉水旁。
寒冷的日落显得萧瑟,号令响彻遥远的边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荒凉的边塞之地,回忆往昔征战时光的情景。开篇“归去是何年”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念,而“山连逻逤川”则形象地勾勒出边疆的地理环境。
“苍黄曾战地”、“空阔养雕天”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战争过后的荒凉景象。先是苍黄的土地见证了过去的血战,而今朝却只剩下广袤无垠的天空和孤独的鹰鸟。
“旗插蒸沙堡”、“枪担卓槊泉”则描绘了边塞的戎马生涯,军旗在沙漠要塞上飘扬,兵器随着山泉间的战斗而显得沉重。
“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两句,再次以冷清的景色和严肃的军令,传达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日暮时分的萧瑟气氛,以及军中严明的命令声,都是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将士们孤独、寂寞而又坚守岗位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泰山顶观日歌
岱岳嵂兀孤根深,青天飞挂万壑临。
我来适际上元夕,春风淡荡吹素襟。
逍遥午夜不肯睡,一杯独对明月斟。
明月高高正堪赏,忽送红轮东海浔。
扶桑光摇蟾桂色,电掣雷矗魑魅匿。
半在空中半水中,望之微茫难测识。
龙鳞照耀千黄金,鲛室冯宫尽如饰。
清晖灼灼闪洪涛,回看四野犹昏黑。
划然大叫山欲倾,不觉天鸡先已鸣。
飘飘两翼生羽翰,七十二君咸我迎。
上叩天门下梁甫,无字之碑尔何苦。
眼前不尽水东流,朝朝日出游人睹。
宵中海日事太奇,我在罗浮亦见之。
名山佳节今偶值,不饮徒令世上嗤。
丈人石,日观峰,太平天子不登封。
司马遗文何足问,青瞳绿鬓且从容。
《泰山顶观日歌》【明·祁衍曾】岱岳嵂兀孤根深,青天飞挂万壑临。我来适际上元夕,春风淡荡吹素襟。逍遥午夜不肯睡,一杯独对明月斟。明月高高正堪赏,忽送红轮东海浔。扶桑光摇蟾桂色,电掣雷矗魑魅匿。半在空中半水中,望之微茫难测识。龙鳞照耀千黄金,鲛室冯宫尽如饰。清晖灼灼闪洪涛,回看四野犹昏黑。划然大叫山欲倾,不觉天鸡先已鸣。飘飘两翼生羽翰,七十二君咸我迎。上叩天门下梁甫,无字之碑尔何苦。眼前不尽水东流,朝朝日出游人睹。宵中海日事太奇,我在罗浮亦见之。名山佳节今偶值,不饮徒令世上嗤。丈人石,日观峰,太平天子不登封。司马遗文何足问,青瞳绿鬓且从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4867c67e561844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