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围小阁,罨画出湘云。
《竹阁》全文
- 鉴赏
这首《竹阁》由明代诗人吴正儒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小阁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清雅之美。
首句“乱山围小阁”,以“乱山”衬托出小阁的静谧与独立,仿佛在这群山之中,有一座小巧的楼阁静静地矗立着,引人遐想。接着,“罨画出湘云”,运用了罨画的技法,将云彩比作湘水之上的画卷,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轻盈与变幻,赋予画面以动态美。
“翠滴春犹冷,烟凝昼不分”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竹阁周围的环境氛围。春天的气息中,翠绿的竹叶仿佛滴落着清凉,而晨雾与日间烟霭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清新脱俗品质的向往。
“已从怜劲节,更为惜清芬”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劲节)和高洁清香(清芬)的深深喜爱与敬佩。竹子以其挺拔的姿态和清新的香气,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纯洁的心灵。
最后,“宁别此君去,当歌至夕曛”一句,以“此君”代指竹子,表达了诗人不愿离开竹子的坚定决心,即使是在夕阳西下之时,也要与竹子相伴,歌唱着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更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竹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