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裁缝(cái feng)的意思:裁缝是指做衣服的工匠,也泛指从事裁剪、缝纫等工作的人。
促织(cù zhī)的意思:促进纺织工作的进行。
赋性(fù xìng)的意思:
[释义]
(名)天性。
[构成]
偏正式:赋(性
[例句]
赋性刚强。(作主语)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怀私(huái sī)的意思:对私心、私欲的执着和追求。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贫女(pín nǚ)的意思:指穷困的女子。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杼轴(zhù zhóu)的意思:杼轴是指纺织工具中的纺轴和纺杼,比喻人的心思、计划或事物的中心。
宗周(zōng zhōu)的意思:指某种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女子在寒冷季节为家人准备冬衣时的辛劳与忧虑。诗人通过“促织助贫女”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促织(蟋蟀)与贫女的生活境遇联系起来,暗示着即使在自然界中微小的生命也在为生存而努力,从而映射出贫女的不易。
“方寒忧授衣”,开篇直抒贫女在寒冷季节的担忧,她担心如何为家人准备足够的衣物以度过冬天。这种担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家人的责任感所引发的情感波动。
“杼轴有时歇,中宵鸣更悲。”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贫女的劳作比作织布机的转动,暗示她的工作是持续不断的,没有停歇之时。而“中宵鸣更悲”则进一步渲染了贫女在夜晚劳作时的孤独和悲伤情绪,表现了她在艰苦生活中的无助与哀愁。
“借问裁缝成,尔宁预寸丝。”这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贫女的辛勤劳动中,她是否已经预先为家人准备好了衣物。这不仅是对贫女生活状态的一种关切,也是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贫穷问题的一种反思。
“舍纬恤宗周。尝闻有妇嫠。”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这里“嫠”指的是寡妇,诗人通过对比贫女与寡妇的生活状况,强调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忽视和不平等对待。
“赋性各有异,何必俱怀私。”最后两句诗则是对人性多样性的肯定,并提出了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道德呼吁。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但不应因此而自私自利,而应关注他人的苦难,体现出一种博爱和同情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女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关怀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