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不嫁女,阿母故相恼。
教作绣鸳鸯,鸳鸯是何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幽州马行客歌(其五)》中的片段。它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母亲对女儿婚事的固执态度和疑惑。"阿母不嫁女,阿母故相恼"这两句直接描述了母亲坚决不让女儿出嫁,让女儿感到困扰。接着,诗人通过提问"教作绣鸳鸯,鸳鸯是何鸟",既展现了母亲可能在用绣鸳鸯来象征婚姻,又借机引入了鸳鸯这一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爱情和配偶相关的鸟类,暗示了母亲对女儿婚姻的期待和对鸳鸯寓意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对话的形式,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家庭场景,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家长对于儿女婚事的传统观念和情感纠葛。
千家满明月,更觉双溪明。
秋来诗酒无,毋乃亦太清。
诗筒解我意,续续堆轩楹。
岂无斗酒藏,而待君所营。
顿闻别驾贤,行听立鹄声。
秋光恐无几,有酒何从倾。
扁舟下沧浪,有此月犹横。
要当办兹游,奇绝夸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