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闰 九 月 燕 子 矶 登 高 用 寒 字 明 /吴 兆 闰 月 萧 萧 万 木 残 ,危 矶 袅 袅 压 江 湍 。却 登 高 处 萸 重 佩 ,尚 有 余 秋 菊 再 看 。浦 口 云 深 帆 影 暮 ,石 头 风 急 雁 声 寒 。松 亭 萝 磴 闲 行 遍 ,正 近 斜 阳 莫 倚 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帆影(fān yǐng)的意思:帆影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船帆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影响。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江湍(jiāng tuān)的意思:形容江水湍急流动。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浦口(pǔ kǒu)的意思:指江河入海的口岸,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口或转折点。
秋菊(qiū jú)的意思:形容人老而有韵味。
闰月(rùn yuè)的意思:闰月是指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月份,即在一年中插入的一个额外的月份,通常用来调整农历与阳历之间的差异。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松亭(sōng t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闲行(xián xíng)的意思:指没有目的地、没有计划的行走,形容闲散无聊。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余秋(yú qiū)的意思:指事物已经过去或已经结束,还有余味在心中。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闰九月燕子矶登高用寒字》描绘了闰月时节燕子矶的景象。首句“闰月萧萧万木残”以萧瑟的气氛渲染出闰月时分树木凋零的景象,透露出秋意的浓厚。接下来,“危矶袅袅压江湍”描绘了江边陡峭的石矶险峻地横卧在湍急的江流之上,画面生动。
“却登高处萸重佩”写诗人登高赏景,佩戴茱萸以示避邪和祈福,体现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尚有余秋菊再看”则点出虽已入秋末,仍有菊花盛开,为诗人带来一丝秋日的生机。
“浦口云深帆影暮”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上船只的帆影在浓厚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石头风急雁声寒”进一步渲染了天气的寒冷,雁鸣声显得凄凉,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最后两句,“松亭萝磴闲行遍,正近斜阳莫倚阑”,诗人漫步在松亭小径上,欣赏着夕阳下的景色,提醒自己在美好的时光里不要过于沉溺,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闰九月燕子矶的秋景,以及诗人登高所引发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谭海阳祈雨有感
东南夏旱天所恻,岂为凶年惜甘泽。
南云老守叩天公,欲使疲民解饥色。
紫麟拔秀神所都,中有海阳老人之仙宅。
海阳一生诗酒肠,藉以曲蘖和天浆。
三更掷笔走风雨,鼻息无声雷殷床。
蛟龙入袖谁敢索,但见绕屋飞琳琅。
天明钟动官长集,雪浪翻空泥一尺。
海阳熟睡都不知,清梦正到华胥时。
夜来好雨百事足,稻花吹香稻苗绿。
奉和赵秋巘闰七夕乐章
翠凤毵毵刷新羽,一霎香车洗尘宇。
秋瓜老尽画屏空,小扇无人拜星渚。
武丁去作宫门仙,昨暮重开青琐烟。
长河十日一到海,三叠回波金碧鲜。
刚风汹涌太古裂,天上至尊宁晏眠。
六龙西行鼓声急,芙蓉捲露旌旗湿。
今年乌鹊最辛勤,秃尾爬沙向龙泣。
祇忧帝怒星为石,八极长悬曙光赤。
鹊飞入海海未回,化石相望见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