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岳弥陀和尚赞》
《南岳弥陀和尚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与之食则食,与之衣则衣。

无衣木叶,无食食土泥。

为人樵牧仅存骨与皮。

其道不可致,天子南向师。

出家有如子,我亦著伽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伽梨(qié lí)的意思:伽梨是指梨子的一种品种,用来比喻人的才能或品德出众。

仅存(jǐn cún)的意思:仅剩下,只有这一个存在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食土(shí tǔ)的意思:指贫困潦倒,生活困苦。

食食(shí shí)的意思:形容吃得很饱,吃得津津有味。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土泥(tǔ ní)的意思:指土地、泥土。形容人土气,没有修养或文化。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弥陀的和尚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充满了对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高尚道德的推崇。

首句“与之食则食,与之衣则衣”展现了弥陀和尚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挑剔物质条件,无论给予什么就接受什么,体现了他的豁达与淡泊名利的精神。

接着,“无衣衣木叶,无食食土泥”进一步描述了和尚在物质匮乏时的生存方式,以树叶为衣,以泥土为食,生活极其简朴,却能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为人汲樵牧,仅存骨与皮”则描绘了弥陀和尚为他人服务的形象,即使生活艰苦,也愿意为他人打水、砍柴、放牧,只求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命存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其道不可致,天子南向师”表达了弥陀和尚所追求的道德境界难以达到,即使是天子也要向他学习,强调了弥陀和尚高尚人格的影响力,以及他对社会道德的深远影响。

“出家有如子,我亦著伽梨”则是诗人释德洪对弥陀和尚的评价,将弥陀和尚比作慈爱的儿子,自己也愿意穿上袈裟,追随他的脚步,体现了对弥陀和尚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弥陀和尚简朴的生活、无私的奉献以及高尚的道德追求,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万人城

长城筑中宿,雉堞一万个。

飞语岭外传,关中今已破。

(0)

附送徐公子挥使东归四首·其二

阿郎十载不离乡,万卷书中岁月长。

今日随君来定省,凤雏毛羽故非常。

(0)

送编修湛元明使交

千顷波前蚤濯缨,士林原重使君名。

不辞远道传天语,要使遐方共太平。

穗石冠裳迎驷马,渴江鱼鸟迓千旌。

明年北雁将归日,莫忘群公属望情。

(0)

会试下第·其一

未将环佩玉阶鸣,回首乡关计旧程。

宝剑尚存光焰气,酒杯难尽别离情。

数茎白发惊吟苦,一路青春作伴行。

最是月明清夜永,相思愁重梦难成。

(0)

过娄宪副莲塘书屋留饮赋诗次韵奉答二首·其一

再到莲塘鬓欲丝,风光翻胜十年时。

鸢飞鱼跃池中景,翠竹青螺画里诗。

却恨酒杯欺量浅,不嫌山鸟叹归迟。

尊前且了平生话,分付将军莫漫驰。

(0)

别同年曹时中佥宪

两顾劳君宪节来,几年怀抱到今开。

青樽且对故人酌,画舫何妨候吏催。

杨柳谩从南浦折,梅花先寄北人回。

同年聚首又何日,千里相思未肯灰。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