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双堤夹道傍,垂柳垂杨

攀条知色改,缀絮讶丝长。

思妇迟暮征夫故乡

一闻清角起,谁不泪沾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迟暮(chí mù)的意思:指晚年衰老或人生末期。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攀条(pān tiáo)的意思:攀附权势或高位,以谋求利益或地位。

清角(qīng jiǎo)的意思:指清除角落,比喻彻底清除隐患、消除隐患。

思妇(sī fù)的意思:指妇女对丈夫思念的心情。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鉴赏

这首《折杨柳》是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折柳这一传统意象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双堤夹道傍,垂柳复垂杨”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河岸两旁,柳树与杨树相映成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攀条知色改,缀絮讶丝长”两句,通过观察者对柳条颜色变化和柳絮生长的感知,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思妇悲迟暮,征夫望故乡”则将情感聚焦于人的情感层面,思妇因年华老去而感伤,征夫则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思考,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

最后,“一闻清角起,谁不泪沾裳”以一声清脆的号角声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柳树意象,也象征着某种召唤或离别的预兆,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离合悲欢的深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十二诗

细楷吴绫点漆螺。微吟钗溜绿云窝。

年来诗句断肠多。

对镜漫裁金缕曲,背人偷和竹枝歌。

春心一寸奈愁何。

(0)

贺新郎.和曹宝庵舍人赠柳叟敬亭

鹤发开元叟。也来看、荆高市上,卖浆屠狗。

万里风霜吹短褐,游戏侯门趋走。

卿与我周旋良久。

绿鬓旧颜今改尽,叹婆娑、人似桓公柳。

空击碎、唾壶口。江东折戟沉沙后。

过青溪、笛床烟月,泪珠盈斗。

老矣耐烦如许事,且坐旗亭呼酒。

拼残腊、消磨红友。

花压城南韦杜曲,问球场、马弰还能否?

斜日外,一回首。

(0)

桂枝香·其一月下

晚风摇曳。渐吹落残乌,素娥睡起。

惊看镜殿堆玉,晶宫映水。

井梧飒飒敲窗纸,怨鸿啼、芦花岸里。

黄昏院落,画栏独倚,寸心如死。秋色三分将尽矣。

更寒烟满目,疏钟第几。四壁虫声助予,叹息而已。

南飞乌鹊无枝止,笑归来、昨非今是。

今夕何夕,举杯邀月,陶然醉耳。

(0)

减字木兰花.题寄庵词卷二首·其一

蘋花桥畔。可奈垂杨鸦噪晚。却话巴山。

听雨焚香未是閒。生花笔在。老玄声名犹可爱。

长住吴城。从古词人最有情。

(0)

金缕曲

一例西风里。谁信汝、此番行色,凄凉如此。

彻骨寒生孤枕梦,蓦地鹊桥波起。

也太觉、一年容易。

昨日洗车明日泪,问人生、哀乐谁能主。

木叶落,君行矣。谂君无限伤心事。

料难忘、密缝珍重,寒衣曾寄。

薄命儿郎更消得,多少春魂秋气。

只添我、天涯滋味。

日日长亭折杨柳,送行人、却恨归无计。

歌金缕,忘变徵。

(0)

浣溪沙.欲晓二首·其一

欲晓灯光照细寒。梦回记忆已阑珊。

远钟恰向月边残。

瘦骨有棱疑石化,愁心何味比梅酸。

醉天景色那堪看。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