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看天上桂,来向客杯生。
引剑参星色,闻歌杂雁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秦淮河畔舟中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浪漫气息。
首联“秋舸秦淮系,长杨夹霭清”,点明地点与时节,秋夜的秦淮河畔,停泊着船只,两岸长杨树在朦胧的雾气中显得格外清幽。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忽看天上桂,来向客杯生”,笔锋一转,诗人突然注意到天空中的月亮仿佛是天上的桂花,映照在酒杯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月亮比作桂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体验。
颈联“引剑参星色,闻歌杂雁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手持宝剑,仰望星空,似乎在寻找什么,同时远处传来歌声与雁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理想和远方的向往。
尾联“陆台龙跃远,芳若对含情”,以“陆台”象征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之地,“龙跃”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芳若”可能是指诗人所爱之人或美好的事物,与之相对,似乎在表达一种深情的凝视或对话。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浪漫色彩的佳作。
诸陵何崔嵬,不改苍然色。
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佳气郁葱䓤,灵长讵可测。
云何宫阙旁,坐见獯东偪。
空劳牲醴陈,微寘神岂食。
仁言人所欣,盗言人所惑。
小修此陵园,大屑我社稷。
朅来复仲春,再拜剪荆棘。
臣子分则同,骏奔乃其职。
区区犬马心,愧乏匡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