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庭筠之手,虽然没有完整的诗题,但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诗歌创作态度的自我反思。
“近来陡觉无佳思”,开篇即道出了诗人近期心境的变化,似乎在某个时刻突然失去了那种激发诗情的灵感与激情。“陡觉”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情感转变的突然性与强烈感,流露出一种失落与无奈的情绪。
“纵有诗成似乐天”,则是在表达即便如此,诗人仍然试图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乐天”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以“乐天”自比,既是对白居易诗歌风格的一种借鉴,也暗含着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一种期许。然而,“似”字的使用,又透露出诗人对于当前创作状态的不自信,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诗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描述,反映了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触及了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时,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寻找心灵的寄托与平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江曲
春蚕未出桑芽小,野菜青黄入烟晓。
烟平水远见山色,山树连堤接鸣鸟。
鸟声宛转东风来,风回岸曲桃花开。
桃花红间李花白,水烟山鸟相萦回。
烟边初日见人影,山根曲港通渔台。
千枝万枝各妍媚,天色平浮变葱翠。
英英在岸波香暖,暧暧当舷客心醉。
去年六月行归舟,荻芦过雨成凉秋。
今年二月复行路,别眼看花增别愁。
别愁黯与春愁聚,幽怨无端落江渚。
飞花流水近残春,谁傍浓阴听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