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三首·其三》
《浣溪沙三首·其三》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止酒谁言惨不欢,我看人醉亦陶然,莫将醒醉作方圆

独把空杯原有味须知天籁本无弦,泉明应长公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方圆(fāng yuán)的意思:指范围、界限之内。

明应(míng yīng)的意思:指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明确答应或应答,表示明确回应或对某事表示同意或答应。

泉明(quán mí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泉水,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思想开明。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有味(yǒu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韵味或趣味。

止酒(zhǐ jiǔ)的意思:停止饮酒,戒酒

鉴赏

这首《浣溪沙三首(其三)》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以酒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感悟。

首句“止酒谁言惨不欢”,开篇即以反问形式,提出饮酒与否并非绝对的悲喜之分,引出对饮酒态度的思考。接着“我看人醉亦陶然”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他人醉酒时的陶然自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状态的认同和欣赏。“莫将醒醉作方圆”,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人生状态的包容与理解,认为不应将清醒与醉酒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而应视其为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风景。

“独把空杯原有味”,诗人通过个人体验,指出即使在空杯中也能品味到生活的真谛,寓意着即使在看似无物的状态下,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与乐趣。“须知天籁本无弦”,这一句借自然界的声音(天籁)来比喻人生的美好,指出真正的美好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形式或规则,而是源于内心的感受。“泉明应识长公贤”,最后以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为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推崇,认为真正的贤者能够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简单中领悟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这一日常现象的反思,探讨了人生、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四十六

关河无处不霜鼙,池草虽青路必迷。

浪子勿谈游侠事,近来骁将出山西。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四十二

遥山暗暗雨将成,妾命天心两不明。

待寄芙蓉花已病,隔江归雁做秋声。

(0)

腊月祀灶词·其一

落魄逢君羞自陈,郭生碌碌岂长贫。

灵神不受鸡豚赂,忙煞当前媚灶人。

(0)

万寿晓钟

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

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

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

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

(0)

古薄命

对镜空怜百媚妆,闲拈红叶自悲伤。

书残锦字人千里,捣尽清砧泪几行。

豆蔻暗香凝宝瑟,鸳鸯春梦冷银床。

深宵倚遍栏干月,萧瑟秋风入画堂。

(0)

偶兴

萧萧铁骑捲潮来,百雉重城破竹开。

结草竟虚龙驭去,乘轩空见鹤飞回。

湘娥清泪啼斑竹,望帝芳魂委绿苔。

独有崖山旧时月,凄凄还照越王台。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