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请言田,使我舌屡唶。
吾饥不能腊,子热不能夕。
子热犹可凉,吾饥那可常。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乃尔(nǎi ěr)的意思:表示对他人的称呼或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农家(nóng jiā)的意思:指农民家庭或农村生活。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失望(shī wàng)的意思:对某事或某人的期望未能实现而感到沮丧和失望。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夏末秋初时节的感受和生活状况。开篇“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两句表达了老人对炎热夏日的厌倦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待,秋天意味着凉爽的气候,能够带来一丝慰藉。紧接着“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渴望,老人急切地盼望秋风的到来,以解暑热之苦。
然而,“老夫大失望,亦自愧两屐”表明了老人的生活境遇并非如愿以偿,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失望和羞愧。这里“两屐”可能指的是耕田的农具,由此可见老人虽然年迈,但仍然想要自食其力,却又力不从心。
“青山吾故人, 可想不可觌”则是老人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怀念之情。尽管无法亲临其境,但心中始终保有那份深厚的情感。
下文“农家请言田,使我舌屡唶”显示了老人的生活窘迫,连说话都显得吃力。接着,“六月潴为泥,七月稿为腊”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和农事,老人通过这些季节变换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
“十无一二存,政苦蝗狼藉”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失望。蝗虫、狼藉都是古代指饥荒、灾害的词汇,这里用来比喻政局的混乱与民生之艰难。
最后,“吾饥不能腊,子热不能夕。子热犹可凉,吾饥那可常”则是老人对自己和子孙的关切,他自己的饥饿无法得到缓解,而子女的热病至少还有希望能够得到治愈。这两句充满了父母之情的无奈和哀伤。
这首诗通过老人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如民生疾苦、自然灾害等。语言朴实而深沉,情感真挚且强烈,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深刻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