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游 远 归 唐 /韦 庄 扣 角 干 名 计 已 疏 ,剑 歌 休 恨 食 无 鱼 。辞 家 柳 絮 三 春 半 ,临 路 槐 花 七 月 初 。江 上 欲 寻 渔 父 醉 ,日 边 时 得 故 人 书 。青 云 不 识 杨 生 面 ,天 子 何 由 问 子 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春半(chūn bàn)的意思:指春季的一半,也可引申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辞家(cí jiā)的意思:辞去家庭职务或离开家庭。
干名(gàn mí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能力或资格,只有名义上的职位或身份。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扣角(kòu jiǎo)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机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临路(lín lù)的意思:指临近目的地或即将到达的地方。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生面(shēng miàn)的意思:指刚刚见面或者认识的人。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由问(yóu wèn)的意思:由问意指通过询问或探究来获得答案或解决问题。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食无鱼(shí wú yú)的意思: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缺少必要的东西或条件。
- 注释
- 扣角:古代读书人以敲击头角(额头)的方式来表达求取功名的愿望。
干名:求取功名。
剑歌:引用孟尝君的典故,指期待得到贤才的待遇。
食无鱼:出自《战国策》,意为生活清苦,没有好饭菜吃,这里指待遇不佳。
辞家:离开家乡。
三春半:春天的后半段,指暮春时节。
槐花:槐树的花,常在初夏开放,古人以此象征离别或时光流逝。
渔父:古代隐士的象征,常指避世隐居的人。
日边:此处指朝廷或皇帝身边。
故人书:老朋友的书信。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杨生:此处指诗中提到的具体人物,可能为友人或历史人物,具体不详。
子虚:《汉书·扬雄传》中的虚构人物,此处可能指代某事或某人,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
- 翻译
- 敲击头角以求取功名的计划已经变得遥远,像孟尝君那样期待贤才的待遇也不必遗憾。
离开家乡时已是春末柳絮飘飞的时候,临近道路时恰好是初夏槐花盛开的季节。
在江边想要寻找像渔父那样隐逸逍遥的生活,时不时还能收到老朋友的来信。
高高的青云之上不认识杨生这个人,天子又怎能询问关于子虚的事情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东游远归》,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这两句开篇便显露出诗人的忧虑心境,"扣角"、"干名"是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官职或仕途的艰难,表明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而"剑歌休恨食无鱼"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困顿,没有鱼可食,哀伤之情溢于言表。
"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离家多年,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迁。"柳絮"指的是春天柳树飘落的絮状物质,而"槐花"则是夏日之景,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
"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 这两句中,诗人在江边想寻找渔父(古代隐居的人物)以求一醉忘忧,同时又提到偶尔收到故人的来信,这些都是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比为杨生(古代隐逸者),表达了自己与世隔绝,不愿被朝廷所知。同时也反问天子(皇帝)为何要询问一个隐居之人的情况,体现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对个人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朔州行
朔州城头凝黑云,朔州城下边人魂。
健儿悍骄好杀戮,少壮战死今无存。
悲风南下吹觱篥,马逸饮血太白窟。
不见铙歌入塞门,但见人骨白崒嵂。
近来衣冠苦出粟,岂说千朝养精卒。
班生介子不应募,愿弄悲笳令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