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居处(jū chǔ)的意思:指居住的地方。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色类(sè lèi)的意思:形容目光有色情意味,暗示对异性有不正当的想法。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阳路(yáng lù)的意思:阳光明媚的道路,比喻人生顺利、前途光明。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因声(yīn shēng)的意思:因为声音而产生影响或结果。
涌泉(yǒng quán)的意思:形容喜悦、兴奋之情绪如泉水涌出。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远天(yuǎn tiān)的意思:指目光远大,志向高远。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姚孙棐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闻方坦庵至宁古塔近况》。诗中描绘了使者向远方传达消息的情景,询问方坦庵在宁古塔的生活状况。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方坦庵生活的环境与心境。
首句“使者因声及远天”,以使者的声音跨越遥远的距离,引出对远方人物的关注,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细询居处更依然”则直接点明了使者询问的内容,即对方坦庵在宁古塔的居住情况是否依旧如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方坦庵的生活状态。“须犹如戟惟添雪”,以“犹如戟”的长须象征方坦庵的坚韧与不屈,而“惟添雪”则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严酷。“诗可忘愁似涌泉”,则表达了方坦庵通过诗歌创作来排遣忧愁,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展现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渐有江涛传鸭绿,几曾山色类龙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宁古塔的自然景观,江水波涛汹涌,山色如画,虽是异域之地,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暗含了方坦庵虽身处偏远,但内心世界依然广阔,能够欣赏并融入周围的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由来名士多荒谴,见说潮阳路八千”,诗人借古喻今,指出历史上许多名士都曾遭遇过艰难困苦,而方坦庵虽然远赴宁古塔,但其精神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韧不拔。这里“潮阳路八千”既是对方坦庵所经历路程的夸张描述,也是对其坚韧意志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使者与方坦庵之间的对话以及对宁古塔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方坦庵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士命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霍山
霍山古帝畿,崔嵬据汾左。
东环太行趋,北负恒山坐。
幽泉迸雷出,奇峰挟云堕。
百物饶姿容,名花献千朵。
庙食当山阿,重门奠磊砢。
像设犹古先,冠裳蒙堀堁。
春雪覆松杉,堂基对蓬颗。
主守各散亡,空室无一锁。
五镇称副岳,亦能降淫祸。
岂忘帝王朝,时陟高山堕。
黍稷既非馨,趋将况云惰。
神人一失职,庶事交丛脞。
有寺号兴唐,近在祠东埵。昔日义旗来,列宿纷㫊?。
更念七雄时,晋卿特么么。
茫然二节竹,刻期兆犹果。
宝命何迩封,四荒无不可。
再拜霍山神,惟神实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