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答老农》
《七言答老农》全文
宋 / 沈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空言(kōng yán)的意思:空洞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或承诺。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平乐(píng lè)的意思:平静愉快的心情或生活状态。

仁恩(rén ēn)的意思:仁恩是指对他人怀有仁慈之心,并以实际行动表达出对他人的恩惠和关怀。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收兵(shōu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撤退军队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威神(wēi shén)的意思:形容威武神奇,力量强大,威严无比。

息民(xī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的安危,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

鉴赏

这首诗《七言答老农》由宋代诗人沈遘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圣主仁政的颂扬以及对老农生活的关注。诗中描绘了圣主以仁德之心治理国家,致力于安抚百姓,停止对外战争,展现了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国力。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老农在和平年代的自得其乐,表达了对这种和谐社会状态的赞美。

“圣主仁恩务息民”,开篇即点明主题,圣明的君主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旨在安抚百姓,消除纷争。这句诗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和推崇,认为君主应当以百姓福祉为先,施行仁政,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收兵方外卷威神”,进一步阐述了圣主的治国策略。通过“收兵”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军事力量的强大,更体现了圣主以智谋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维护了国家的安宁。这里的“方外”可能指的是边疆或远方,强调了圣主的威望和影响力超越了国界。

“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绘。老农在和平的环境中感到满足和快乐,他们无需担心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不安,生活安定,自得其乐。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态的肯定和对圣主政策效果的认可。同时,也暗含了对那些空洞无物、徒有虚名的官员的讽刺,强调了实际行动比空谈更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洞察,既是对圣主仁政的歌颂,也是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沈遘
朝代:宋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猜你喜欢

制除工部郎中出内署

温树阴中别玉堂,应星犹得入文昌。

莫嫌工部官曹慢,杜甫才名是外郎。

(0)

初拜拾遗游琼林苑

开宴曾游此缀行,五年为吏别仙乡。

杏园莺蝶如相识,应怪重来茜绶香。

(0)

陪方何诸人后庵谢客纪事

后山客馆报聘礼,野寺僧瓯当酒茶。

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贪涨不容沙。

草间翁仲今尘迹,雪后江梅是故花。

一扫穷愁无不足,方知谋醉是生涯。

(0)

送法荣师归吴兴荣自清江退院而归

又作三年一梦回,浮云何地是根栽。

身随东土因缘去,袖带西江风月来。

碧眼已传胡相具,白头谁问故人猜。

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

(0)

春阴即事

春风虽轻飏,摧折犹有补。

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

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

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

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

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

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

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

(0)

题邻僧房壁

南窗日暖北窗凉,时节频移意自长。

半坐蒲团七家饭,两函经卷一炉香。

身辞尘杂元无累,人见朝昏却自忙。

雪屋夜寒灯火暗,萧条气味合邻墙。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