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征沙雁引,晚泊渚凫依。
济深扬桂枻,厉险戒袽衣。
冒沚葭侵露,缘崖柳碍晖。
远火看还灭,孤烟迫已微。
波文(bō wén)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文字的流畅和优美。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桂枻(guì y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类拔萃,超群出众。
击汰(jī tài)的意思:淘汰、排除。
劳歌(láo gē)的意思:努力工作,欢欣歌唱。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色长(sè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不正派,有不良嗜好或道德败坏。
沙雁(shā yàn)的意思:沙雁是指在沙漠中飞翔的大雁,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席势(xí shì)的意思:指掌握了主动权,占据有利地位。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雁引(yàn yǐn)的意思:比喻领导或引导别人前进。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棹讴(zhào ōu)的意思:指赞美、颂扬。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这首《舟中》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描绘了舟行水上时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中以“行路难如此”开篇,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随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朝霞中的沙雁、傍晚时分的渚凫、乘风破浪的船只、击水而行的桨声,以及沿途的芦苇、垂柳等,构建了一幅动态的水乡画卷。
诗人在描述舟行之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济深扬桂枻,厉险戒袽衣”,既表现了航行过程中的勇敢与谨慎,也暗含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警觉。而“冒沚葭侵露,缘崖柳碍晖”则细腻地描绘了舟行途中的自然景观,芦苇在晨露中摇曳,柳树在崖边遮挡着阳光,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波文明夕照,水色长寒威”两句,将日落时分水面的光影变化与水色的冷峻描绘得淋漓尽致,夕阳映照下的波光粼粼与水面上的寒意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远火看还灭,孤烟迫已微”则通过远处的灯火与近处的孤烟,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深思,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与期待。
山乡山多田种稀,年丰健妇犹啼饥。
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涧民枯鱼。
颇闻水乡诸郡熟,一饱可令馀郡足。
江船下米无头由,商人嗷嗷坐穷蹙。
长年抱膝指屡弹,时节自好官司难。
古来邻国忍为壑,何乃境内成触蛮。
我闻斯言真的当,无人为彻九天上。
禁江徒尔厄吾民,海舶有时关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