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客出春明门·其二》
《访客出春明门·其二》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亦如彼渔者,不觉桃林

青守山相老,红交花未深。

黄鹂客气杜宇婆心

未可辞去再来何处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辞去(cí qù)的意思:辞去指辞职、辞退、离职等意思。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客气(kè qi)的意思:指待人接物时彬彬有礼,言行谦和的态度和举止。

婆心(pó xī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关心、照顾他人,为他人着想,关心周到。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桃林(táo lín)的意思:指人们追求自由自在、清净宜人的生活环境。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再来(zài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重复出现或再次发生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在春明门外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与哲思。首句“亦如彼渔者,不觉造桃林”以渔者偶然发现桃花林为喻,暗示访客在不经意间踏入了春天的美景之中,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人感受到意外之喜和自然界的神秘魅力。

接着,“青守山相老,红交花未深”两句,通过“青”与“红”的对比,描绘了山色苍翠与花朵初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青”代表了山的永恒与稳重,“红”则象征着花的短暂与热烈,两者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

“黄鹂无客气,杜宇自婆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描写。黄鹂鸟的“无客气”形象地展示了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杜鹃鸟的“自婆心”则可能寓意着它们的忠诚与执着,或是对某种情感的深切表达。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最后,“未可遂辞去,再来何处寻”表达了访客面对如此美景时的不舍与思考。他意识到,这样的美好难以轻易忘怀,但未来再次寻觅到相似之景的可能性并不大。这句话不仅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世事难料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拟古寄清霞先生

与子经年别,相见未有期。

杳杳违赏心,晨夕徒依依。

达生恨弗早,中岁致乖离。

沦落穷海滨,岁暮莫能归。

美人曾有约,佩我以江蓠。

几回临秋水,濯我芙蓉姿。

芳洁匪自媚,但取不磷淄。

之子爱美好,赠子以相思。

(0)

红白各半莲花·其四

云霞片片水中开,樊素红绡手共栽。

春雪半封丹凤穴,夕阳斜照白龙堆。

寻常素绚虚成象,造化文章信巧裁。

最是汤池新浴罢,玉盘初进荔枝来。

(0)

严子陵钓台

四七之交龙斗野,九围版籍归真主。

迢迢天上客星孤,长据桐江一勺水。

玄黄屡劫几经春,汉鼎如何及钓纶。

东京旧业今何在,百尺云台久化尘。

(0)

村居杂咏·其七

寒雨连旬月,荒斋断客过。

添衣倾箧尽,补屋买茅多。

竹榻滋苔藓,柴门长薜萝。

愁霖空有唱,无路觅羊何。

(0)

秋夜寄怀·其一

曾入秦楼和凤吟,岂期消息近沈沈。

时过七夕榆花落,想结三秋荻影阴。

雒浦雪回情好赋,高唐云暗梦难寻。

可怜天上县明镜,分照芳龄两地心。

(0)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十五剌绣

绿酣红笑幻春风,自信针芒有化工。

雪指纤纤奇意出,云纱漾漾暗香融。

回文献阙龟形巧,比翼淩霄凤影同。

入暝向教添弱线,一阳当日到房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